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 中国电子报社主办
收藏本站 投稿

半导体

落实准入条件 多晶硅行业走向规模发展

编者按:我国多晶硅材料行业发展经历了许多曲折,对这个行业的发展社会各界也有各种不同的争议和看法。今年年初,国家三部委共同发布了《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6月初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发通知,要求企业按照通知要求于7月中旬前提交多晶硅行业准入申请报告。我国多晶硅行业将逐步向规范化、专业化、大规模方向发展。未来5年,将是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关键材料,多晶硅材料行业未来如何健康、有序、规范发展?在中国光伏产业联盟成立一周年之际,我们特邀请联盟成员及业内专家、企业家,就多晶硅材料行业发展的热点问题发表见解。


以全球化视野定位企业发展







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蒋文武



随着国内多晶硅产量、质量、价格等方面优势的凸显,中国多晶硅企业进军世界的步伐将加快,且越走越好。


全球对于清洁能源的需求是长期的,中国清洁能源的应用则更是处于起步阶段。光伏产业作为未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仍将持续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

随着国家“十二五”新能源发展规划的实施,以及最近出现的“电荒”现象的冲击,多晶硅材料产业将迎来发展的春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我国多晶硅供需矛盾有望缓解。随着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多晶硅材料企业产能的迅速提升,2011年底,我国的多晶硅产量将突破6万吨(中能硅业将突破4万吨),多晶硅依赖进口的局面将有所改变,进口比例将由2010年的60%%大幅缩小到30%%;二、我国多晶硅企业生产技术获得突破。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引进国际高端装置和技术,深化组合、集成再造,打造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GCL法工艺,实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多晶硅生产“绿色”制造。同时依靠自主研发,获得国家专利的氯氢化装置能将多晶硅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四氯化硅全部转化为多晶硅生产中的原料三氯氢硅,实现物料循环利用及“零排放”,并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了多晶硅低成本、低能耗,高质量且环保的世界领先水平。目前,还原电耗、综合电耗、制造成本在国际同业居于领先位置;三、我国多晶硅发展迅猛。尽管美国Hemlock、德国Wacker公司等也在大规模扩大产能,但经过几年来的发展中国多晶硅产量已超越韩国OCI公司。随着国内多晶硅企业相继扩产、量产,年底国内的多晶硅产量将大幅提升,跃居世界第一;四、多晶硅产业链趋于完善。加快打造以多晶硅制造业为龙头的硅化学系列产品产业链。现已垂直延伸硅片、电池组件及太阳能发电站等,形成了上下游协同发展的良性支撑。

今年年初,国家三部委共同发布了《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对于国内多晶硅行业最直接的影响是提高了市场准入门槛,减少了行业竞争,提高行业主流公司的赢利能力。

今后一两年太阳能级多晶硅的市场需求依旧紧俏,随着主要多晶硅厂家产能的陆续释放,多晶硅价格将逐渐趋向合理的水平。未来3到5年国内多晶硅产量将会突破20万吨,但不过剩。国内的多晶硅行业处在起步阶段,国内的光伏市场潜力巨大。

中能硅业从成立之初,就选用国际通行传统工艺,同时引进德国、日本、美国最尖端的技术,积极消化吸收、集成创新,目前80%%以上装备实现了国产化,60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应用到生产线。同时我们创新了反歧化技术,成功整合进入工艺系统,使我国民族产业的多晶硅制造技术直逼国外最先进水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GCL工艺路线。公司始终推动节能降耗制造,依靠大型高效还原技术和各工序能量的综合回收利用,降低了制造能耗。产品提纯能力到10个9到13个9以上,达到了世界同行先进制造水平。GCL优势在于技术系统创新、工艺标准规范、制程安全环保、自动化导入融合、规模化高效提升。

面对国际巨头的竞争,国内企业应合纵连横、携手前进,以全球化的视野定位发展,建立高效的人才队伍。同时,以技术创新激发企业活力,以环保建设优化企业发展,不断提升产品质量。

目前,改良西门子法仍是多晶硅行业主流工艺,今后一段时间内,随着冷氢化技术、尾气回收、渣浆技术等的融合,改良西门子法生产工艺将面临挑战。目前,中能硅业就通过系统布设集约技术、工艺标准规范、制程安全环保、自动化导入融合以及规划化高效提升创立了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GCL工艺。

此外,中能硅业硅烷气的研发工作也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硅烷法已在实施中。

中能硅业广聚国际化人才,在培育核心竞争力方面做了大量的投入。在美国华盛顿州里奇兰市设立了全球科技研发中心;在国内与“211工程”重点院校——中国矿业大学合作,申报的省级创新平台“江苏省多晶硅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氯氢化技术工程中心”,分别得到了省科技厅和省发改委等相关部门的肯定和支持。同时先后与中科院、上海第三研究所、大连化物所、江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建立了直接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有效促进了重要技术成果的发展和突破。

目前,中能硅业大技改项目进展顺利,已进入设备进场安装阶段,下半年将正式投产运营,预计年产值将达到400亿元人民币以上。此外,2012年我们还将规划兴建一条100000吨年产能的多晶硅生产线,使其产量跃升世界第一。


数量质量价格齐头并进





赛维LDK总裁兼首席运营官 佟兴雪




多晶硅是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产业,只有规模上去了,其效益才能凸显,政策上应向龙头企业倾斜。


我国太阳能多晶硅材料行业在发展我国光伏事业中的作用和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在以前我国尚未引进多晶硅技术和大规模生产时,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和硅片、电池和组件生产能力相比,当时我们的多晶硅生产可谓杯水车薪,远远不能满足生产需要,需从国外大量进口硅料,发展受制于人。而现在,短短几年时间,我国的多晶硅行业发展非常迅猛,出现了一些像赛维LDK、中能这样全世界都数一数二的大型多晶硅生产企业,在全球多晶硅行业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今年以来伴随着《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的出台,我国的多晶硅行业已经逐渐摆脱发展中的良莠不齐现象,向着规范化、专业化、大规模发展。

《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出台以前,随着硅片和电池产量增长,拉动了国内多晶硅行业需求,多晶硅相对比较紧缺,利润相对也比较高,而且低端多晶硅进入门槛并不高,导致大小企业纷纷进入多晶硅行业,这就造成了多晶硅行业良莠不齐的现象,造成国内多晶硅低端产能过剩,但是优质多晶硅产品还是稀缺的现象。而这次《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的出台正好能非常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那些高能耗、低产能、污染大、质量差的多晶硅生产将会被淘汰,这对于像赛维LDK这样有大规模、低成本优势,能够生产优质多晶硅的企业来说是一件好事。

作为像赛维LDK这样的光伏龙头企业,我们当然希望国家出台一些支持大型多晶硅企业的政策,因为像多晶硅这样的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产业,只有规模上去了,其效益才能凸显,所以我们希望国家在政策上能向多晶硅龙头企业倾斜,给予更多用电、用地、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支持。

未来3到5年,多晶硅行业还将继续保持高的发展速度,保守估计,国内产量应该不会低于30万吨。我们可以看到,2010年我国多晶硅产量在16万吨左右,而我国光伏生产中仍有50%%的多晶硅依赖进口,而今后需求量肯定是只增不减,所以,我国多晶硅生产三五年内,基本不可能出现过剩的现象。

我国多晶硅在产能和规模上相对国外是有优势的,因为我国多晶硅项目大都建设不久,其使用的技术及工艺也相对领先。国内企业在面对国际巨头时,应该着力提高自身生产技术、工艺,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以数量、质量、价格取胜。

改良西门子法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将继续保持其主流地位,至于这个时间是多久,就要看硅烷法、物理冶金法等技术何时能取得真正的突破性进展,并能大规模应用,目前来看还是一个未知之数。

国内多晶硅生产要走出“双高”误区,我觉得《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它淘汰了一大批小规模,高污染,高能耗的多晶硅生产企业,而我们剩下的企业一定要以此为戒,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进行生产,并不断努力改进技术,改善工艺,提高能源利用率,尾物利用率,使多晶硅生产的综合利用率大大提高。

赛维LDK使用冶金级硅作为原料来生产三氯氢硅(TCS),然后利用后者生产多晶硅。借助此项工艺,赛维LDK太阳能得以在生产流程中回收并反复使用绝大多数的氢气、盐酸(HCI)、三氯氢硅(TCS)和四氯化硅(STC),从而减少了废物排放并降低了生产成本。赛维LDK太阳能设计的连续闭环生产流程可提高每个反应器的产能,同时可降低给定产量水平的整体能耗和资金投入。公司还采用了先进的分布式控制系统(DCS),不仅提高了生产能力和安全性,同时还降低了与人力资源相关的运营费用。生产流程(包括生产、清洗、包装和运输)符合相关的国际标准,而废物综合管理系统也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目前,我们多晶硅产能达15000吨,在赛维LDK硅料业务上市后,还将进行二期项目的建设,继续扩大生产规模。


技术水平决定竞争力





陕西天宏硅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胡俊辉




对企业而言,生产的有效保障是生存之本,而技术的研发创新则是发展之道。


多晶硅是硅产业链条中重要的中间材料,是太阳能光伏、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石”。近年来,在全球多晶硅产业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多晶硅制造业发展迅速,产能、产量迅速释放,工艺技术不断革新,基本上实现了多晶硅规模产业化。

生产方面,我国多晶硅产业产能与产量快速增长,2010年分别达到了8.5万吨/年和4.5万吨/年,但就国内需求而言,仍存在50%%的缺口。

技术方面,国内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即“改良西门子法、硅烷法、物理冶金法”并行,“自主创新、国外引进、消化吸收”共存。大部分企业能够意识到节能减排、绿色环保与技术研发创新的重要性,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不断通过技术攻关和技术改造完善工艺,逐步打破发达国家在多晶硅生产技术上的垄断与封锁。

今年年初,国家三部委共同发布了《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准入条件的颁布,对于多晶硅行业无疑是一件好事情,“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统一的方向引导和有序、合理的投资,才能确保中国多晶硅行业稳定、持续、良性的发展。

对于企业而言,生产的有效保障是生存之本,而技术的研发创新则是发展之道。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与发达国家在以下几点上还存在着较大差距:第一,多晶硅生产成本(还原单耗、综合能耗等)偏高;第二,虽然国内部分产品质量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我们天宏公司产品最好的施主杂质含量已达到了80ppta),但是质量的稳定性不足;第三,在发展产业循环经济、实现真正绿色环保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国际的多晶硅制造寡头已完全实现闭路循环,废物回收利用)。

从以上可以看出,国内与发达国家的最根本差别在于技术的先进性,这是保证多晶硅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国内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取胜的关键。而目前国内企业普遍存在“想研发、怕研发”的尴尬局面,究其原因是由于企业技术研发的高投入和高风险,毕竟企业是以赢利为首要目的的。因此只有在相关政策的有效引导下,在政府的资金支持下,企业才能够放开手脚,摆脱束缚,毫不犹豫地投身于多晶硅相关技术研发与创新当中。

天宏公司项目总投资37亿元,分两次建设,其中第一条1250吨/年微电子级多晶硅生产线于2009年7月成功联动试车,2010年9月第一炉电子级多晶硅产品出炉,2010年10月顺利实现达产,预计今年年底实现达标目标。第二条2500吨/年微电子级多晶硅生产线目前正处于建设阶段,预计今年9月全面试生产。

与此同时,公司已着手筹建60Mwp晶锭/晶片/电池片/模组试验生产线,项目计划总投资5.3亿元,并计划于今年6月进入设备调试生产期。


采用新工艺降低能耗





重庆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姚公达




通过扩大规模把成本降下来,通过不断的技术研发和改良把质量提上去,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近年来,中国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光伏面板制造大国之一。作为中国光伏产业链中的上游环节,多晶硅材料企业对产业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据国家发改委能源所的统计数据,2006年中国多晶硅97%%依赖进口,之后每年自给率逐年提高,2010年自给率已经达到50%%左右。从这一组数据对比可以看出,中国多晶硅产业在近几年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为中国成为光伏制造大国提供了稳定的上游材料支持,并为加速太阳能光伏总体成本的下降做出了贡献。

今年,多家业界领先的多晶硅材料公司都宣布了扩产计划,大全新能源也会在新疆石河子经济开发区新建多晶硅生产基地,初始年产能3000吨,预计2012年下半年投产。如何通过扩大规模把成本降下来,如何通过不断地技术研发和改良把质量提上去,这些都是我们大家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出台《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的主要目的,我想是规范产业发展,提倡规模经济效益,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产能。中国多晶硅产业在短短几年内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也存在许多挑战和问题。在这个时候出台“准入条件”是非常及时的。其实这也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如果一个企业做不到规模效益,不能逐步降低能耗、增加物料循环利用并控制污染的话,那么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必将面临淘汰。

多晶硅材料行业是光伏产业中的上游环节,只有整个光伏产业健康有序地增长才能给多晶硅行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我们期待更多相关的支持政策出台,启动国内的光伏应用市场,减少国内光伏企业对国外市场的依赖度,为光伏产业创造长期健康成长的大环境。

大全新能源采用改良西门子法生产工艺,全闭环式运行,生产物料利用率更高,能耗更低。我们目前还是在改良西门子法的基础上,尝试新的技术和工艺,在降低能耗上做文章,从而把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我们有信心在3到5年内,在成本、质量上全面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产量和质量同等重要





四川新光硅业副总经理 蒲晓东




我国多晶硅产业发展很快,加强综合利用,节能减排,降低生产成本已成为业界共识。


几十年来,多晶硅材料行业为我国电子信息和光伏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几代多晶硅行业工作者的愿望已经实现。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信息产业已超过传统产业而成为国民经济中的第一大产业和对外出口创汇的支柱产业。而随着“能源危机”的不断加剧,利用太阳能发电的硅太阳能电池的研究与生产给我们展现了太阳能利用的美好前景,给我国硅光伏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几年来,我国多晶硅产业发展很快,已形成规模化。但整体技术有待进一步提升,产业结构有待优化升级,在重视产量的同时应重视产品质量。加强综合利用、节能减排、降低生产成本已成为业界共识。

四川新光硅业公司承建的年产千吨多晶硅项目,是由原国家计委在2001年批准建设的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并作为四川省委省政府的“一号工程”,也是第一家由国家正式批准立项建设的年产千吨多晶硅生产项目。作为中国首个千吨级多晶硅项目,新光公司为我国多晶硅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带动了中国多晶硅产业和相关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公司针对目前多晶硅产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从纵向、横向两方面的产业链发展思路:让现有多晶硅生产装置满负运行,发挥最好经济效益;开展多晶硅副产品综合利用;围绕产业链建立省级和国家级多晶硅科研开发基地,形成自主创新能力。

目前,新光公司正在进行以节能降耗、技术升级为目标的技术改造。技改完成后,将使现有生产线具有年产3000吨多晶硅的能力,能耗大幅度降低。在后续发展中,计划打造煤电硅产业链,实现副产物综合利用,使多晶硅产能大幅度提升,在保证质量基础上,使成本具有国际竞争力。


(责任编辑:落雪)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4、如本站的文章或图片存在版权,请拨打电话010-88558835进行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相关链接

视频

专题

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出席,栗战书主持大会。初春的北京,处处生机盎然。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大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

2021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

12月28-29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总结2020年工业和信息化工作,分析形势,部署2021年重点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肖亚庆作工作报告。

2020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

3月22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了《2020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家电市场零售额规模达到8333亿元,在疫情冲击之下显示出较强的韧性;电商渠道对家电零售的贡献率首次超过50%,网络零售对家电消费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提升;高端产品、生活家电大幅增长,有效促进了消费升级和产业转型。

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

会议

2020世界显示产业大会

11月2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0世界显示产业大会在合肥市举行。在开幕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韩国驻华大使张夏成发表视频致辞。安徽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国英,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2020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

11月2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0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在广州市召开。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出席开幕式,省长马兴瑞出席并致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局长聂辰席、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副台长蒋希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2020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

10月19日—2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江西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0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在南昌举行。在10月19日的开幕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发来书面致辞。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吴晓军,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江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先后致辞。开幕式由江西省委副书记、省长易炼红主持。

世界显示产业大会

本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