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 中国电子报社主办
收藏本站 投稿

半导体

启动可穿戴市场如何踢好“临门一脚”

编者按:

谷歌、苹果、三星、微软等科技界巨头相继推出或宣布推出自己的可穿戴设备;具行业风向标意义的美国拉斯维加斯CES大展上,诸多国际电子巨头推出的智能可穿戴产品让爱好者津津乐道,以至有人乐观地认为2014年将成为可穿戴设备产业蓬勃发展的一年。不过随着一款款带有试水意图的产品推向市场,真正被广泛接受的可穿戴设备并不多。于是悲观论调又开始蔓延,甚至有将可穿戴设备普及推迟到2018年以后论断。无论“急进”也好,“缓进”也罢,任何一个新兴产业的成长勃兴全都有迹可寻。对此,本报特推出可穿戴设备产业成长系列报道,该系列报道将从市场拉动、模块化、平台化与标准认证等角度,探讨可穿戴设备产业化的成长之路。

因素一 尚缺标志性产品

苹果、谷歌这样的标杆性企业还没有推出足以撬动市场的标志性产品,市场仍处于模索阶段。

据市场研究机构Juniper发表的预测报告称,2018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达到1.3亿台,10倍于2013年。前景十分美好,但是目前为止发酵期尚未真正到来。据埃森哲统计,耐克、Fitbit和其他的健身品牌占据了大约90%%的可穿戴设备销售份额。这说明了现在还没有哪一家大众消费电子品牌推出了能够真正吸引大众消费者的可穿戴设备。

对此,ARM全球市场营销副总裁Ian Ferguson表示,可穿戴设备是一个充满机会的市场,不过目前仍然有待继续成长,需要谷歌和苹果等科技巨头对这个行业的推动。村田高级市场工程师何申靖也认为,可穿戴设备没有大规模普及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苹果、谷歌这样的标杆性企业还没有推出足以撬动市场的标志性产品,市场仍处于摸索阶段。二是已推出的产品用户体验还不够。三是目前的可穿戴设备只是智能手机的一个附属品,没有达到独立产品的地步,也就很难支撑起一个产业。目前可穿戴设备的产品形态,主要包括以下类型的应用:一是以手腕为支撑的Watch类,包括手表、戒指、腕带等产品;二是以头颈为支撑的Glass类,包括眼镜、头盔、头饰、领带、耳机等产品;三是以脚部为支撑的Shoes类,包括鞋、袜、脚链,或其他脚腕饰品;四是以腰部为支撑的Girdle类,包括皮带、腰带及减肥瘦身带等产品。其他产品还有拐杖、轮椅、绷带、书包、服装等,都有可能成为智能可穿戴设备。之所以有如此之多的产品和应用在短期内迅速涌现,实际就是各家企业正在多方试水,探索可被消费者接受的应用与服务方式。

总结来说,目前可穿戴设备的暂时沉寂主要缘于从业企业对可穿戴设备的运行规律还没有摸清摸透,希望标杆性的企业率先作出一些示范动作,以便参考。

因素二 重在用户体验

消费者是否接受智能穿戴设备的重点在于体验。这也是智能穿戴设备能否被用户广泛接受的一个重要门槛。

无论任何示范与参考,创新的应用与良好的用户体验都是赢得消费者喜爱的关键。美国高通技术公司高级副总裁兼美国高通交互平台总裁Rob Chandhok指出,高通公司推进可穿戴将遵循“消费者需求为主”的观点,基于这些需求提供技术解决方案。Toq智能手表展现了高通公司关键的技术创新,如时刻开启且低功耗的Mirasol显示技术、AllJoyn交互技术及WiPower LE无线充电技术。

创新应用固然重要,然而更重要的则是舒心的用户体验。索尼移动通信大中华区副总裁兼市场部负责人郑书仁强调:“消费者是否接受智能穿戴设备的重点在于体验。这也是智能穿戴设备能否被用户广泛接受的一个重要门槛。索尼移动非常重视与消费者的情感共鸣,希望依托产品,提供更好的智能体验,带给人们更加丰富的娱乐、社交体验, 进而可以影响甚至改变消费者的生活,成为人们生活方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今年年初的CES国际消费电子展上,索尼移动明确提出了 ‘智能穿戴体验’这一概念。”

安森美半导体应用产品部(医疗类)高级市场工程师席金苗从用户培育角度指出,可穿戴设备市场发展面临着用户使用习惯的问题——已经习惯使用大屏幕、快捷便利操作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用户在适应可穿戴设备方面可能会面临制约。所以,可穿戴设备市场要大发展,除了解决屏幕、待机时间及价格等方面的问题,可能还需要以突破性产品营造新的功能、风格或流行趋势,培育新的用户使用习惯。

因素三 离不开成熟产业链

可穿戴设备小巧、轻薄的特点必然对元器件的小型化有更高需求,此外对电池的续航能力和CPU、无线传输芯片功耗都将提出更为苛刻的要求。

任何创新应用与良好的应用体验都离不开产业链上元器件的支持。可穿戴的核心器件包括处理器/MCU、MEMS/传感器、无线通信芯片、电源管理芯片、显示模块及驱动芯片、无线充电芯片、微投影模块等。有观点认为,在满足了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产品之后,相关元器件已经足以应对可穿戴设备的需求。这个观点部分属实,比如在处理器的运算性能上。Ian Ferguson表示,对于可穿戴设备使用的处理器内核,目前ARM推出的产品在性能上已经能够满足了,比如ARM的Cortex M0、M0+、M3可以满足智能腕带等产品需求,A5/A7也可以满足目前智能眼镜的需求。

但是可穿戴设备小巧、轻薄的特点必然对元器件的小型化有更高的需求,此外,对电池的续航能力和CPU、无线传输芯片的功耗都将提出更为苛刻的要求;由于携带方式的变革,人机交互方式较传统的“触屏”操作也将有较大的颠覆。“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仍处于培育期,缺少重量级供应商的突破性产品固然是原因之一,就现有上市产品来看,在屏幕、电池待机时间、价格等方面仍面临制约也是不可否认的。”安森美半导体应用产品部(医疗类)高级市场工程师席金苗指出。“可穿戴设备主要关注的技术有两个方面:一是小型化,二是低功耗。无论是MCU、电池管理以及无线连接等技术都要向这两个趋势发展。”何申靖表示。

厂商观点

ARM全球市场营销副总裁Ian Ferguson

功耗对可穿戴设备能否成功十分关键

可穿戴设备是一个充满机会的市场,不过目前仍然有待继续成长,需要谷歌和苹果等科技巨头对这个行业的推动。在1月7~10日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的2014年美国国际消费电子展览会(CES)上,多家电子巨头推出了智能可穿戴产品。

具体到产品技术层面,由于可穿戴设备依靠电池供电,功耗对于一款可穿戴设备是否能够成功将十分关键。以智能手表为例,每一个产品在使用中,都至少需要1周以上的时间,更低的功率消耗,更佳的电源管理,更好的电能使用效率都十分关键。可穿戴设备成功的关键还在于它的互联功能,提供更多更准确的信息数据,满足某种情况下,人与人的信息传递需求,这才是最重要的。对于可穿戴设备使用的处理器内核,目前ARM推出的产品在性能上已经能够满足了,比如ARM的Cortex M0、M0+、M3可以满足智能腕带等产品需求,A5/A7也可以满足目前智能眼镜的性能需求。

目前可穿戴设备多以具备部分计算功能及可连接手机和各类终端的便携式配件形式存在,如智能手表、智能腕带、智能眼镜等。

高通技术公司高级副总裁Rob Chandhok

满足消费者需求可穿戴才会成功

可穿戴技术将是我们以数字第六感为中心的愿景中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且可穿戴技术有很多高度相关的解决方案,比如Mirasol显示技术。美国高通公司致力于把这些技术解决方案推向市场,具体的实现方法会基于各种因素,因项目而异。归根到底,消费者的需求和使用才是影响任何产品发展未来的决定因素。

我们意识到可穿戴技术将在我们以“数字第六感”为中心的愿景中扮演重要的角色。Qualcomm Toq智能手表则是我们在这个领域突破传统界限的展现,这也将带来下一轮的全新移动体验。

美国高通公司计划推进其关于“消费者需求为主”的观点,并基于这些需求提供最佳的技术解决方案。随着其他公司涉足可穿戴领域,这进一步证明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这对可穿戴市场的发展和消费者的用户体验都是很有益处的。

随着可穿戴行业的发展,美国高通公司期待与生态系统的传统参与者和新成员紧密合作,通过利用这些行业领先的技术,开拓新的产品机遇,并进一步拓展新兴可穿戴领域的发展空间。

索尼移动通信大中华区副总裁兼市场部负责人郑书仁

2014年是智能可穿戴设备爆发年启动年

智能可穿戴设备是目前行业热点之一,也是一个新兴的领域,目前很多厂商都在积极涉及并推出了相应的产品。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和技术实力,我们很早就涉足该领域,是最早推出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厂商之一。早在2007年便推出了第一款智能手表MW100。2013年推出了全球首款防水智能手表SW2,它也是全球首款支持NFC的智能手表。2014年年初索尼移动又推出了智能手环SWR10,在不断丰富着智能可穿戴设备。消费者是否接受智能可穿戴设备的重点在于体验。这也是智能可穿戴设备能否被用户广泛接受的一个重要门槛。

索尼移动非常重视与消费者的情感共鸣,我们希望依托产品,提供更好的智能体验,带给人们更加丰富的娱乐、社交体验,进而可以影响甚至改变消费者的生活,成为人们生活方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今年年初的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索尼移动明确提出了“智能穿戴体验”这一概念。智能穿戴体验,不仅包含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硬件,还需要有丰富的软件支持,与其他设备组成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这正是我们为之努力发展的愿景。

村田(中国)投資有限公司高级市场工程师何申靖

10%%的人群接受是市场启动的标志

可穿戴设备大体可分为两部分市场,一是面向普通大众的,如市场上已经出现的手表、手环、腕带、智能运动鞋等。这部分产品的特点是更强的设计感,更炫更酷。另一部分是针对专业市场,如医疗、工业等,比如随时收集人体的生理数据,随时收集工业领域的数据等。这类产品要求更高的可靠性。

对于一款消费性电子产品,大规模启动时间大致可如此判断,如果有10%%的人群接受这个产品,这个行业就有可能出现大规模增长,达到爆发的时期。至于何种价格才能启动市场达到爆发点,目前并不好说,但可以判断的是价格也将是分层的,包括中低端产品和高端产品。

目前的可穿戴设备还只是智能手机的一个附属品,没有到达成为独立产品的地步。可穿戴设备主要关注的技术有两方面:一是小型化,二是低功耗。无论是MCU、电池管理以及无线连接等技术都要向这两个趋势发展。在可穿戴设备领域,目前村田主要推出的是被动元件,从尺寸、厚度等方面都力图保持小型化,即将推出的还有传感器单元、超小型的电源管理单元如转换器等。

安森美半导体应用产品部高级市场工程师席金苗

需要培育用户新的使用习惯

从概念上看,可穿戴设备的确很热。但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在整体上仍处于培育期,缺少重量级供应商的突破性产品,同时在屏幕、电池待机时间、价格等方面仍面临不少制约,故大规模普及还需时日。

影响可穿戴设备市场发展的原因,除了屏幕、电池待机时间、价格等因素外,还面临着用户使用习惯的问题——已经习惯使用大屏幕、快捷便利操作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用户在适应可穿戴设备方面可能会面临制约。所以,可穿戴设备市场要大发展,除了解决屏幕、待机时间及价格等方面的问题外,可能还需要以突破性产品营造新的功能、风格或流行趋势,培育新的用户使用习惯。

安森美半导体看好定位于消费类医疗的可穿戴设备市场。随着人口老龄化、预期寿命延长、心脏病/糖尿病/哮喘的发病率增高,以及消费者更注重医疗保健,医疗支出增多,增加“智能”、无线/联网及数据存储等功能的消费类医疗设备市场看好,这其中就包括可穿戴的消费类医疗设备,如助听器、耳蜗植体等。

责任编辑:张汝娟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4、如本站的文章或图片存在版权,请拨打电话010-88558835进行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相关链接

视频

专题

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出席,栗战书主持大会。初春的北京,处处生机盎然。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大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

2021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

12月28-29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总结2020年工业和信息化工作,分析形势,部署2021年重点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肖亚庆作工作报告。

2020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

3月22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了《2020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家电市场零售额规模达到8333亿元,在疫情冲击之下显示出较强的韧性;电商渠道对家电零售的贡献率首次超过50%,网络零售对家电消费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提升;高端产品、生活家电大幅增长,有效促进了消费升级和产业转型。

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

会议

2020世界显示产业大会

11月2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0世界显示产业大会在合肥市举行。在开幕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韩国驻华大使张夏成发表视频致辞。安徽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国英,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2020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

11月2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0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在广州市召开。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出席开幕式,省长马兴瑞出席并致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局长聂辰席、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副台长蒋希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2020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

10月19日—2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江西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0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在南昌举行。在10月19日的开幕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发来书面致辞。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吴晓军,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江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先后致辞。开幕式由江西省委副书记、省长易炼红主持。

世界显示产业大会

本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