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做出的庄严承诺,承载着中华民族孜孜追求的美好梦想,是14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党的十八大以来,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推动全行业走向高质量发展,为提高我国综合国力,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5G、人工智能、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发展,为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提供了坚强保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报从今天开始,开辟“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专栏,以鲜活的数据、生动的案例,展现新一代信息产品技术给老百姓日常生活带来的幸福感、获得感。敬请关注。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手机变迁,折射出万千精彩

科技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各种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仅仅是这些年,手机便经历了从单色屏到彩色屏,从功能机到智能机的转变。从2G、3G、4G再到5G时代,在科技赋能的通信技术迭代中,小小手机见证了人们生活的时代变迁,折射出万千精彩。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虚拟现实,让梦想照进现实

在宁夏西吉县职业中学的虚拟现实教学实训基地,学生们戴着VR头盔,学习旅游管理与服务课程。虽然人在教室,可学生们已经“置身”于虚拟的酒店空间中,并通过手柄上的圆盘在“酒店”移动,前往指定地点采集信息,完成酒店信息填表的教学任务。指导教师表示,VR不仅打破了时空的限制,还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提升对课程的兴趣和信息获取效率。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共享经济,共享美好!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请文明规范停放”。近日,不少使用哈罗单车的江苏省镇江市居民发现,单车开锁成功后会听到这样的提示语音。自2017年共享单车大规模在全国各地展开应用以后,无序停放、损坏破坏现象时有发生。为了整治乱象,各大公司的单车产品上都陆续增加了这类提示音提醒乘客。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幸福!广东百姓提前迈入超高清时代

广东的百姓在“视觉享受”上一直走在全国前列。2017年年底,广东广播电视台4K超高清电视启动试验播出,这一全国首个4K超高清电视频道将广东百姓的生活一下子带进了超高清时代。今年春节,广东的百姓已连续第二年感受到了超高清的广东春晚带来的视觉盛宴。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智慧健康养老:守护夕阳红

67岁的杨大爷通过互联网医院完成了网上远程看诊,拿到了慢性病处方并预约了送药到家服务,真正实现足不出户问诊就医。杨大爷手上佩戴的健康数据检测手表可随时监测其健康状态,亲属还可以通过与手表数据互联的APP,接收到杨大爷健康状态的变化通知、查看杨大爷的健康档案和就诊健康数据。智慧健康养老让更多像杨大爷一样的长者生活更加便捷,实现了居家养老。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北斗导航,以更高精度护航国计民生

20世纪80年代末,在北京一处不足30平方米的临时机房中,中科院院士陈允芳和孙家栋第一次用两颗卫星模拟了“卫星定位系统”。1994年,北斗导航实验卫星系统工程获得国家批准启动建设。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副会长、秘书长张全德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北斗全球导航系统不仅是我国综合国力全面提升的体现,也是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时空基础设施。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机器人,社会经济生活的“好帮手”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期间,几十台导航物流机器人来到了武汉方舱医院里,辛勤地奔波于医院的各个角落,为病人分发药物、餐食、运输生活物资。这些灵活的机器人可以精神饱满地不间断工作24小时,大大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同时有效降低了接触带来的感染风险。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山东乡村振兴服务队:授之以渔奔小康

山青水碧,百果飘香。自从山东省派乡村振兴服务队进驻山东滕州市东郭镇后,由于因村施策,加快产业振兴步伐,积极推进乡村特色发展,东郭镇在小康路上越走越顺,小康之路也越走越宽。山东省滕州市东郭镇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是齐国大将东郭武雁的故里。北部山区丘陵、南部平原为东郭镇发展旅游和农业创造了良好的自然资源。2019年7月,东郭镇入选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固网宽带,筑起小康“高速路”

2010年之后,浙江、广东、江苏、河北等地农村出现了一批专业的“淘宝村”,村里的农民几乎家家户户都以在淘宝上开店为生。山东曹县丁楼村作为淘宝村,2015年已经成为亿元村。之后,淘宝村从沿海省份向中部地区、西部地区蔓延,2019年,淘宝村已经超过4000个。淘宝村的扩张真实反映了中国近十年的两大变化——电子商务兴盛、光纤接入普及。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无人车”,北京智慧出行款款而来

打开手机下单买菜,不到30分钟,一辆无人驾驶的黄色小面包车便将购买的菜品送至居民楼下完成配送任务……这不是电影场景,而是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别墅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早在今年2月疫情期间,北京市顺义区空港街道花梨坎便民菜站附近的居民就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外卖员”——美团无人配送车,居民足不出户即可享受“无接触配送服务”,实现从菜站到居民家全程无人员接触配送。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新能源汽车,驶上小康幸福路

汽车一向是衡量人们生活水平的标志性产品。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富足,汽车也从高端享受变为普遍的代步工具。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车辆,在公路上风驰电掣。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人们对生活的追求正从“量”转变为“质”,燃油车的发展开始受到限制,可以降低污染排放、改善空气质量、拥抱蓝天白云的新能源汽车开始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湖南造,小康路上留下坚实的脚印

世界最长钢制臂架86米泵车、“神州第一挖”200吨液压挖掘机、全球最大4000吨履带起重机、全球最大平头塔机……这些国际领先的工程机械来自哪里?中国湖南。4年时间,累计开行204511列次,运营总里程380.04万列公里,运行图兑现率99.96%,单日最高客流16227人次。开启中国自主商用磁浮历史的磁浮列车来自哪里?中国湖南。湖南省工信厅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围绕工程机械和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这两个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奋力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在奔小康的路上留下一串串坚实的脚印。

互联网,创造美好生活无限可能

互联网改变了人与物的距离、人与信息的距离,改变了物与物的距离,改变时间和空间,创造了一个新的世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民生活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提升。互联网在早年只是“养在深闺”只有少数人用得上用得起的“贵族设施”,今天互联网已经变得无处不在,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成为网民。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人数已经达到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64.5%。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小小二维码拥有大智慧

当前,乳品消费是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餐后一杯牛奶已成为国人日常生活的“标配”。如何让老百姓喝上安全奶、放心奶是政府、企业关心的大事。在政府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河北乳制品企业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了产品可追溯、质量可控制,提升了老百姓“舌尖”上的幸福感。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电视机,美好生活的一扇窗

电视机就像桥梁,把世界的精彩和家庭的幸福联结在一起。年代不同,对电视机的记忆也不同。人民生活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随着电视机的发展不断提升,电视机已从奢侈品变为小康生活的必需品。电视越来越普及。电视机是最早改变人们生活的电器,从40年前的一机难求,到现在的遍地开花。2019年中国彩电产量接近1.9亿台,零售量达到4800万台,百户拥有量119台。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做保姆也很“高大上”——“南粤家政”工程促就业保民生

来自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贫困户郭柳秀原本抱着“学做月嫂挣钱”的目的来到广东省湛江市,没想到一路走来却办起了家政公司,不仅自家脱了贫,还带着家乡的姐妹们过上了好日子。郭柳秀的大变化得益于去年8月广东启动的“南粤家政”工程。它使互联网思维、新模式、新技术加速涌入传统家政业,“新型家政”正在成为促就业、保民生的重要抓手。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长沙:以“绣花功”精准攻破“插花贫”

一个辣椒炒肉、一个清炒南瓜,这是年过六旬的罗金树老汉给自己做的午餐。84岁的母亲年初过世后,享受到“五保”待遇的他,又养了几十头猪,顺利脱了贫,在长沙城郊的黑麋峰过着平静而充实的日子。作为湖南省会,长沙市经济较为发达,但一些像罗金树这样因孤寡年老或因病因残致贫的农户,依然如“插花般”星罗棋布。这种“插花式贫困”,一直是非贫困地区小康建设的难点、堵点。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23本账本里的小康故事

74岁的长沙“新市民”刘腊梅,近40年如一日记录家庭收支情况。23本“流水账”,见证了这个寻常百姓小家生活的巨大飞跃。在长沙高新区麓谷街道一个小区的单元房内,刘腊梅夫妇正在逗两岁多的孙女玩。见记者进门,她赶紧起身,搬椅子、开电扇、切西瓜、端茶倒水,忙活了好一会儿。了解记者的来意后,刘腊梅从卧室里提出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一堆大大小小的本子。她告诉记者,自己是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记账的,到现在已近40年,从未间断,记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家庭收支和人情往来。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大山深处有“新家”——大别山村绘出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八百里大别山,横亘在中国地理的南北分界线,这里既有北国江南的风光旖旎,也有江南北国的豫风楚韵。古老村落、绿色资源、红色故事,在此交相辉映。伴随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大别山区正发生着翻天覆地变化,小康生活悄然走近,叩开革命老区的大门。走进散落在大别山那些依山傍水的村落,一幅幅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徐徐展开,这里有一水护田、青山对开的美丽生态、有蒸蒸日上的各色产业、载满乡愁的农耕印记,还有村民脸上洋溢的欢喜,所见所闻恰可满足游客对美丽乡村的想象。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新华时评:小康成色映照初心底色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攻坚任务繁重。目前时间已经过半,但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给不少地方完成既定目标带来不利影响。非常之时须尽非常之力,我们各方面必须擦亮初心底色,克难攻坚、与时间竞跑,如期完成任务,增强人民群众的认同感。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15分钟“圈”出美好生活

河南许昌给出这样一份答案:从市内的任何一处居民小区出来,步行不出15分钟,几乎都能找到一处健身休闲的游园或绿地、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个便民阅读书屋、一个生鲜便利店……盛夏的傍晚,一处玻璃房外阳光依旧明亮,屋内凉气习习,30岁的许昌市民林娇合上书本装进背包,她决定回家吃过晚饭再回来,10分钟的步行路程,正好还可以路过中央公园去活动一下筋骨。

水清岸美产业兴——江苏南通小康路上的绿色实践

近年来,一场围绕生态保护和修复的绿色实践在江苏南通展开,黑臭水体变河畅水清,岸线腾退后还江于民,绿色产业蓬勃发展,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大大提升。除濠河为IV类水外,其余河道普遍为劣V类水,黑臭水体遍布全城。2018年,一份水质调查报告让南通人难以释怀。从事治水工作30多年的赵瑞龙是南通特聘的专家,水质情况令他意外:城外滔滔长江,城内千年濠河,水系丰富的南通怎会一潭死水?

古都老街重生记——南京老城南的小康愿景

江南进入梅雨时节。走进南京老城南小西湖片区,老屋清水砖墙、条石台阶,一户人家的灶台就设在进门过道处,向外望,一位老大娘拎着马桶从门口走过……门里门外,氤氲着这座古城的“烟火气”。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迎着东升的红日——走向小康之路的赫哲族

赫哲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世居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因地处祖国东方,被称为“守望太阳的民族”。从全族仅存300余人到如今的5000多人,从原始渔猎到安居乐业,赫哲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征程中,唱响着新时代的“乌苏里船歌”。

雪山草地展新貌——四川阿坝州脱贫奔小康纪实

上杜柯乡吾克基村牧民扒周说,以前从村里走路到乡镇,来回要2天时间,骑马要一天,卖牛奶、牦牛都相当困难,“把牛赶到集镇上卖,我们没还价余地,否则还得花一天时间赶回来。”如今,在交通运输部支持下,这条“云端扶贫路”把茫茫大草原连接起来。扒周现在骑上摩托,只需一小时就能到乡镇,他家一年卖牛奶的收入就能达到1万元。如果要卖牦牛,一个电话打出去,就有人上门来收购。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水清、地绿、空气新——最北省份黑龙江绘就生态治理新画卷

在大兴安岭林区,森林抚育、补植补造、人工造林已达178.4万公顷,全区有林地面积709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6.04亿立方米。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貂熊重现山林,野鸡、野鸭、雪兔、黑熊等屡见不鲜。

补短板 攻“极贫”——贵州威宁决战贫困见闻

仲夏时节,贵州乌蒙山区时常被烈日“炙烤”。正午烈日当头,担任第一书记的袁博仍坚持走村串户,查看贫困户住房、饮水等补短板的情况。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板底乡雄鹰村,蜿蜒的通组路已全部硬化,改造后的老旧民房焕然一新。来到贫困户李贵英家,几间平房里外都粉刷了,屋子显得宽敞明亮。

携手奋斗奔小康——2020,吹响决胜全面小康的号角

小康,饱含着中华民族对幸福的憧憬和期盼。实现全面小康,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初心使命。经历不懈跋涉与求索,穿越无数艰辛与坎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之年。2020年已经过半,面对艰巨繁重的任务,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号角更加嘹亮高亢。曾经苦甲天下,如今美丽蝶变,甘肃定西的元古堆村“笑”了。村里一面照片墙上,定格着58张村民的笑脸。照片里,天水姑娘杜文文笑得格外灿烂,眼睛弯成了月牙。

端牢“中国饭碗” 播种绿色小康

端牢“中国饭碗”,小康“底色”更足。从人烟稀少的荒原到稻菽千重浪的“北大仓”,产粮第一大省黑龙江正让“中国粮仓”基础更牢、品质更优、产品更丰富,让中国人奔向小康的底气更足。正值夏日,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腹地,万亩连片的稻田仿佛“稻海”,置身于此的人们无不为“北大仓”的气势所震撼。然而7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原,被称为“北大荒”。

我国最后一个具备条件通硬化路的建制村阿布洛哈村通车了

新华社成都6月30日电(记者惠小勇、董小红、胡旭)30日,一辆标有“四川乡村客运”的面包车蜿蜒穿过两个隧道、一座钢桥又一个隧道,驶进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阿布洛哈村新建安居小区,村民载歌载舞庆祝。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局长许磊说,阿布洛哈是全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具备通硬化路条件的建制村,这次正式开通到镇上的客运班线。这标志我国农村公路建设取得历史性跨越,总里程达420多万公里,托起6亿多农民的小康梦。

“产业村长”到岗 增收致富“有道”

“有‘南山婆’订单收购,我不担心卖不出去,就希望不要有什么天灾,产量能高一些。”望着自家地里的辣椒,66岁的罗德亮笑逐颜开。罗德亮家所在的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鸡场乡新合村磨满组,四面被大山环绕,从空中俯瞰,仿佛一个巨大的“天坑”。“天坑”底部有一片200多亩的土地,罗德亮和磨满组其他村民就靠这片土地为生。罗德亮回忆说,以前主要种玉米、土豆,但因运输成本太高,种出来的东西却卖不了多少钱,起早贪黑忙活一年也没什么收入。近年来,磨满组有8户村民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搬出了大山,剩余的11户村民继续耕种这片土地。

与世界共创美好未来——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助力全球发展事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联合国确立的千年发展目标,是世界共同描绘的一幅美丽图景。中国两会召开前夕,海外各界人士热切关注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他们表示,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有力促进全球发展事业。

特稿:中国决胜全面小康为世界释放红利

今年是中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海外学者认为,中国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为新冠疫情笼罩下的世界注入信心和发展动力,为人类反贫困历史书写新的篇章,为解决全球治理难题贡献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