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 中国电子报社主办
收藏本站 投稿

空调

行业乐观看待变频空调 国产化及评价体系需解决

特邀嘉宾

成建宏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能源一室主任



陈 钢 中国家电协会副秘书长



李红旗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



石文星 清华大学教授



刘文忠 海信科龙(广东)空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付 裕 海尔空调柜机开发部部长



张治国 美的家用空调内销市场部长



赵可可 海信科龙空调公司产品设计一所所长



沈科飞 新科空调营销中心副总经理



余 皓 长虹空调(中国)营销公司市场推广部部长



张洁友 日立空调营业本部广告宣传部部长




吴志勇 松下空调营业部营销课商品企划系系长



尤顺义 志高空调国内技术部主任工程师



周 鹏 格兰仕空调销售公司市场部副部长



孙 民 庆安压缩机研究所所长



发展变频要掌握产业主动
王建中


9月以后,变频空调国家能效标准的实施为变频空调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从下一个冷冻年度开始,变频空调将迎来一个难得的中国元年。同时,大家也开始思考,2009年之后,中国企业如何在这次变频产业的发展中掌握主动权。
变频空调作为节能型空调已经在全球范围形成共识,所以变频空调能效标准的实施也正当其时。但是,正如变频空调在中国发展了10年之久的遭遇一样,对变频产业的发展大家众说纷纭。中国电子报社7月31日于西安主办了2008年度变频空调技术与市场推广研讨会,为大家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华山论剑”平台,对推动中国变频空调产业的发展大有裨益。
变频空调在中国的发展已有时日,通过多方的努力,这个新兴的空调市场已经逐步获得厂商和消费者的认可。但是,在中国发展变频空调,我们还需要过5个关口。
一是标准统一问题。定速空调和变频空调的两个标准没有统一,这无疑对变频空调的发展不利,无论是参照国外经验还是就中国的实际而言,这两个标准都需要合二为一。应该统一的理由很多,但仅仅对市场而言,二者各表一章势必让消费者如坠雾中。其实,各方对此已经尽力,但解决起来还是颇费周折。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的成建宏主任也表示:怎么统一还是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大家应联合起来做这个工作。
二是关键件问题。毋庸讳言,关键件问题是变频空调在中国频遭冷遇的原因之一。可能这是中国众多产业目前必须经历的阵痛。虽然不是宿命,但就如同现在各家企业力推变频一般,DVD和平板电视也曾经一拥而上,甚至于那种热情把消费者都结结实实地吓了一跳。终于,很多人看上了平板电视,用上了DVD,产业也重新洗了牌,但结果差强人意。虽然变频与DVD、平板不可笼统而言,但实质上,压缩机+半导体芯片和屏幕+半导体芯片是何等相似。而且,这种被动不是国产化所能够解决的问题,我们要关注的是发展变频技术以后,我们是不是仍然要一次次重复变频之痛。我们还要注意的是,直流变频技术在国外已经有了新的发展,这为我们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变频空调关键件是不是我们必须面对并要马上解决的问题。
三是市场推动问题。目前在中国市场上,变频空调只有10%%左右的份额,定速空调占到了九成。这对变速空调而言,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参照发达国家变频空调的市场占有率,变频在中国的发展空间很大;忧的是,这正是空调一线与二、三线品牌在变频态度上南辕北辙的缘由。试想,在1∶9的力量对抗下,推动变频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可喜的是,目前在空调市场表现最好的四家企业都明确表示出对变频空调的乐观态度,并且都是定速和变频两线推进,在变频技术上研发投入也越来越大。变频走了10年才占有一成份额的发展速度将在明年得以改变,届时空调市场将有一次新的洗牌行动,洋品牌胜出的机会明显占上风。
四是价格问题。对中国市场而言,尤其是当空调厂商面对着三、四级市场的时候,价格问题必然成为消费者最优先考虑的因素。目前变频空调的价格明显高于定速空调,这在一、二级市场也是一个瓶颈。购机时和使用时所节省的费用之差是多少?不是消费者搞不清楚,就是厂家说明白也怕要费一番周折。
最后,我们还要关注质量。对消费者负责最重要的就是要提供性价比最高的产品,所以除价格外,质量也是我们要关注的问题。虽然变频已是成熟的技术,但与一般空调相比,保证产量的同时保证质量也不是没有一点问题。
在终究到来的变频空调时代,变频可能会给中国的空调产业带来一个新的变局,但我们也必须保证我们产业的主动,这是我们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成建宏:国标是阶段性成果

关于变频空调,我想说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变频空调国家能效标准的出台应该说是一个阶段性成果,对变频空调市场的发展将起到加速推动的作用。接下来的工作是:制定能效标识,展开节能产品认证,以及增加政府采购目录等等。这些事情已开始做了,目的也是想把变频空调在这些方面的缺失补上。在标准这个平台上有很多工作是可以做的,因为有依据了。
第二,国标中的变频空调实际上是转速可控性,只是针对14000W以下、一拖一的变频空调,不包括多联式的产品。而且只对SEER(季节能效比)进行考核。现在有相关的部门提出来,要把节省的费用标在能效标识上,当然不只是对变频空调,可能还有别的产品。
第三,我们真的要大面积推广变频空调,后果会怎么样?当然不同的人说法不一样,我看大多数人是持担心的态度。我们在关键部件、关键技术上的拥有情况,还不是一种强势态度。如果我们几千万台都是做变频的话,那么这个行业的安全是否能得到保证?对变频空调的下一步发展,行业内还是有一些顾虑的。
第四,在能效标识的使用上,现在的情况是,定速空调和变频空调还是各自分开的。从技术上来说,变频空调和定速空调放在一起评价应该是合理的,这是发展方向和目标。但现在仍旧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有很多技术方面的障碍。我们曾有个设想,大家都标出耗电量,不管是什么样的情况,不管你怎么用,从节能角度讲,你用的时间如果统一的话,那么在同样的使用时间下到底耗电多少,一看就知道了。我们正推动在定速空调和变频空调的能效标识中把耗电量标出来。在假定的情景下,一个制冷季节你用多少电,你总不能说算不出来。
第五,我认为,变频空调在消费者教育上有很多没有做到的地方,怎么让消费者能接受变频空调?他购买了变频空调后能得到什么?这些信息传递出去之后,必定会促进变频空调市场的发展。
变频空调今年是一个新的起步。

李红旗:应注重基础研究

我自己对关于变频空调有几个观点:
一是关于交流变频和直流变频的问题。一种说法认为,交流变频不行,要搞就搞直流变频,直流变频是我们的大方向。这句话没有错,但是有点脱离中国的现实。我的观点是,就空调器的制冷量与用户的负荷相协调、相匹配这一点,交流变频和直流变频都是可以做到的。中国的消费者有各种层次,交流变频空调成本又低,技术相对也比较简单,很符合现阶段的发展状况。
第二,要客观地对待变频空调和定速空调。产品都有好有坏,定速空调也可以做到比较高的效率;变频空调如果做不好,未必比定速空调节能。所以,如果我们想发展变频空调,就应该宣传某个企业具体的变频空调产品是怎样节能的,而不是说,是变频就比定速节能。
业内很多人期望把变频和定速放在同一个平台上比较,但现在能做到可比吗?从技术角度来看,我认为是做不到的。这涉及一个比较的基础。
第三,要诚实对待消费者。10多年来,变频空调在市场上的营销我觉得是带有某种片面性的。变频空调很大一个特点是在使用过程中节能,因此节能与否取决于你的使用过程,而不是告诉消费者:“需要用定速1.5匹空调的房间,用变频只要1匹即可。”
如果变频空调要在中国取得快速发展,我认为应从这样几方面努力:一是重视系统的设计,坦率地讲,不管定速还是变频,系统设计都是比较粗放式的、纯经验式的,这样就把很多变频空调的节能优势丢掉了。这也是为什么国内的产品和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的原因;二是,中国变频空调产品并不成熟,发展变频空调首先要重视基础积累、技术研究;三是要正确引导市场和消费者,不要去做过高的、过度的宣传,也不要为了眼前的一时利益去错误地引导消费者。

刘文忠:变频节能毋庸置疑

这几年,许多行业都在探讨节能减排问题,其中有一个方向是可以肯定的,就是耗能工业设备都开始在做变频转型。一个很直观的现象就是,原来超市的电梯都是不间歇地运转,不管人流量多大都是这样;现在的电梯则变成变频运转,根据人流量的多少来运转。一些电机厂的变频电机数量也在直线上升。变频确实是一种节能技术,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空调在用户使用的过程中,是有一个可变环境和可变气候条件的。气候条件变化和温度变化,或者某个变化都会影响空调的节能效果,因此就空调这一大的能耗产品而言,只追求单点的能效是不够的,应注重用户使用条件下多工况乃至全使用范围的能效提升。定速产品的能效值只追求一个点的节能,一旦偏离该点,能效衰减得就很快;变频产品设计则追求全工况的匹配与能效,从测试标准上至少测定两点、三点,有的国家甚至在推五点标准,这也是对产品设计和技术指标要求的提高。从厂家角度来看,怎样考虑充分的边界条件,保证我的产品在不同的边界条件下达到最优,这是至关重要的。此外,变频产品前期的测试要求应是三点,在这三点上是不是都达到较高的能效,这也是对一个企业技术实力的验证。
在应对气候条件方面,许多产品因为低温制热能力不足,就用电辅来补,导致电热能效肯定是低于1的;而好的变频空调则可发挥其独有的低温运转效果,它的能效至少在2.6以上。关于分时与开机温度问题,我想随着大家生活要求与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空调的依赖度会越来越高。
国标终于给了变频空调一个“身份”,但给了一个“身份”之后还没有给一个“地位”,这个“地位”就是怎样把变频空调和定速空调进行合理的评价。变频空调在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发展了多年,我们不需要再论证发展变频空调的合理性问题,我们应该考虑怎么样统一这个平台,让变频空调的节能优势得以体现。

张洁友:看好B2B市场

前几年提到变频,我们多少感觉有些尴尬。早在1983年,日立就在全球率先推出了第一台直流变频空调,国内一些品牌也购买了日立的变频技术,但是由于宣传比较少,中国消费者对日立的变频空调了解得并不多,可供选择的品种也很少。
但是近几年随着市场的变化,我们在产品研发和市场销售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除了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之外,在产品结构、市场推广方面也做了很多的努力,具体体现在销售方面,变频空调所占的比例逐渐由以往的5%%-6%%,逐渐提升到10%%-15%%,而且这一比例还在继续提高。
很多专家也提到,今年变频空调国家能效标准的出台会带来两个方面的影响:一个是变频能效标识的张贴,二是变频空调将作为节能产品推荐入选政府采购的目录。与此相对应,将给B2C市场(企业对消费者)和B2B市场(企业对政府、企业的采购)带来新的机会。
先看与个体顾客关联的B2C市场。国标出台之后,消费者会在产品选购方面有一个统一的评判标准,各个厂家会对消费者进行教育,从而使消费者更易辨别变频空调的优点。目前在变频空调市场,日立的技术还是领先的,在节能这一块尤为突出,变频产品里面有50%%-60%%以上达到现行1级能效。所以,在全世界都提倡节能的大背景下,日立的变频产品有很大的竞争力。
再看工程项目、政府采购等B2B市场的成长性。如果今后变频空调作为节能产品纳入政府采购目录的话,那对日立来说市场机会很大。现在在北京、上海等地,许多酒店、房产商观念比较超前,已经率先使用我们的变频家用空调。未来变频空调如果被纳入政府采购目录的话,我相信日立的变频空调产品会有更多机会。

张治国:产品与消费者决定未来

新的能效标准实施,会加速空调产品的结构升级,但是消费者关注的核心还是好的产品而非单一技术标准。产品是一个包含能效、空气质量调节功能、噪音、外观、价格等要素的综合体,因此研发制造出更能满足消费者切身需求的产品,是新能效时代成长的关键。可以说,是消费者决定着行业发展的趋势,也决定着哪些企业可以在新能效时代取得更大的进步。
中国家电企业在新定速能效标准和变频能效标准实施的大背景下,更应该在内功上下工夫,特别是研发、制造和品质控制等方面。美的空调经过多年积累和进步,变频空调的研发制造能力已经获得国际认可。目前,东芝品牌在日本本土销售的直流变频空调主要来由美的空调东芝分厂制造,美的空调出口欧洲的直流变频空调已经超过20万套。美的集团与美国开利成立合资公司制造开利品牌空调,变频空调也是重要的合作内容。
在新能效时代,不仅仅是整机厂家要行动起来,整个空调产业群都应该行动起来,共同进步。美的集团拥有国内最健全的空调产业链条,目前美的集团在家用空调整机、商用空调整机、压缩机、电机和控制器等领域都对高能效和变频空调做了很大的投入,取得了很大进步。

尤顺义:变频空调舒适性更重要

空调的开发首先要适合消费者,在给消费者带来美好享受的情况下,同时也能够给消费者带来实惠。作为消费者,我们人人都想买到性价比最高的产品。现在我国变频空调国产化程度做得还不够,导致我国变频空调成本与定速空调成本的差异还比较大。而广大的普通消费者,由于空调每天使用的时间不长,在空调的正常使用寿命范围内,用户需要计算购买的空调到底划算不划算,比如一年能消耗多少度电,每一年的花销是多少钱,购买变频空调是否比定速空调更划算。因此,当下变频空调要尽快解决关键元器件国产化的问题,使变频空调的价格迅速降下来。
变频空调具备了节能空调的硬件条件,接下来就是整合系统,充分发展变频空调的优势。此外,变频空调市场要有一个精准的定位,需要把宣传重点放在舒适性上,即在很短的时间内将房间的温度达到使用户舒适的温度。变频空调还应该尽量使高频和低频的范围尽量拉开,现在普通的变频空调考虑到管路共振情况,低频一般只做到30Hz左右。在低频控制上,厂商还要尽量去进行研发,在环境温度达到满足用户要求的情况下,使变频空调保持连续性的运转,充分发挥变频空调在低频高效方面的优势。
变频空调由于其技术的复杂性,导致空调控制器硬件和软件较复杂,故障点较普通定速空调要多,在产品可靠性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我个人认为,变频空调是将来的一个趋势,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究竟什么时候变频的春天才能够真正到来,这需要我们各个厂家、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

孙民:压缩机厂家两手准备

空调压缩机制造商在变频和定速上都有产品储备,对于空调能效标准统一问题,作为压缩机都有相应的应对方案,统一还是不统一我们都没有意见,这个问题要尊重空调器制造企业的意见。
从纯技术角度看,我们在不考虑压缩机电机成本的情况下,把电机过负载能力设计宽一些,在某些工作工况范围下测试定速是不输于变频能效的。
作为空调压缩机企业,我们现在也承担着家用电器主要零部件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单位的职责,同时也承担着一些标准起草牵头工作,如热模块类压缩机标准,在制定压缩机标准过程中,对整机系统标准的认识也在逐步提高。
从研发来看,好的压缩机设计创意只有在好的系统上才能体现,因此我们对系统也深入研究。压缩机开发试验完全是模拟系统各种使用条件,有很多极限工况考核。实际上变频压缩机也好,定速压缩机也好,它的设计规范和开发要求是不一样的,要统一必须有技术支撑才行,尤其是在产品可靠性方面。我举一个例子,我们做过变频压缩机和定速压缩机的对比试验,以启动为例,压缩机一开起来,部分油一下子上到压缩机顶部,然后下来,形成油幕。这时候油下的速度不能快,也不能慢,如果快了,落下的油将激起底部油形成油花,泡沫状油润滑很差,虽然压缩机暂时是不会坏掉,但是这种状态次数多了,至少寿命要减少很多。可是慢了也不行,底部的油就可能会缺失,油没了对压缩机影响很大,它可能会造成短期失效或中期失效。在定速情况下,我们可以将这个点设计得很好,但是工况发生变化了,也很难说会用得很好。对于变频,由于频率变化带来转速变化,供油能力发生变化,带到系统中的油又会影响性能,使油的管理变得非常困难。变频压缩机开发和定速压缩机开发标准是不一样的。
是否具备变频空调集成技术是决定企业生存的关键因素。虽然也有高、精、尖的产品,但由于底层技术研究不透,技术整体实力还是差。国内在技术上还需努力,努力的方向是基础技术研究和集成技术研究。

陈钢:变频市场份额会逐年增加

最近我们空调行业发生了两件事,一是定速空调能效标准的升级,二是变频空调的国家能效标准即将出台。
变频空调国家能效标准的出台,将给市场带来怎样的机会?经过多年的发展,变频空调在中国仍处于市场培育期,目前变频空调在一线城市的占有率不到15%%。不可否认,变频空调在中国的推进速度还是相对滞后和缓慢的。此次变频空调国家能效标准的出台,对于变频空调行业的发展是一种规范,保证了变频空调行业的健康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变频空调市场的时代即将到来。
关于变频空调的发展,我认为有以下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1.在变频空调国家能效标准即将出台,定速空调即将实行新能效标准的大背景下,我们非常有必要来审视一下变频空调的节能优势。
2.目前变频空调国家能效标准与定速空调新的能效标准是否具有可比性。
3.从检测方式上,定速空调和变频空调不一样,后者只能按照季节能效比来检测,这个技术指标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否会产生误解?
4.在能效标识上,变频空调与定速空调是否有区别?各贴各的,还是统一贴一种?这也是厂家比较关心的事。
中国目前空调的保有量将近2亿台,绝大部分能效比皆在2.6左右。如果将不节能空调全部转换成变频空调国标2级,按照一天10小时的开机,每年开100天计算,一年累计省电达到1300亿千瓦时,超过三峡水电站的全年发电量。
这些数据足以体现变频空调在节能上的巨大优势,但变频空调尚未被列入“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随着变频空调国家能效标准的出台,及定速空调能效标准的升级,两者在制造成本上也就旗鼓相当了。再加上国内主流变频空调厂商的积极推动,我个人觉得政府有关部门应该适时考虑,将变频空调列入“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
我们盼望好的政策、好的推动力、好的支撑力,从国家、行业、企业、媒体、消费者等各个方面共同努力,将变频空调事业推动起来。

石文星:变频定速均可节能

7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系统讨论了《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强调了在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改造中“限制使用或者禁止使用能源消耗高的技术、工艺、材料和设备”,这为生产高效节能空调器提供了政策保障。
我认为节能应该包含“削峰”和“减量”两个层面,所以推广使用定速或变频的节能空调器均有利于降低用电高峰期的用电量,同时可减少能源利用总量。变频空调器在连续使用的房间内运行时,节能效果好,但在空调使用时间非常短的场合,我认为高效的定速空调器可能比变频空调更有节能优势。
另外,在发展变频空调时,还要面临国产化问题。国产化问题的本质是产业链的完善问题。我们一提到产业链完善不完善,一般想到的是制造产品所需的部件供应链是否完善的问题,如能不能拿到芯片、能不能拿到功能模块,能不能提供所需的压缩机、换热器、电子膨胀阀等问题,我认为这实际上是一个狭义供应链,是这个产品的物质载体。而我们更应该关注广义上供应链问题,所谓广义供应链应该包括人才链、核心技术链、部件供应链、生产技术链、产品性能检测技术链等。狭义供应链只能解决“有没有”的问题,而广义供应链则能解决“好不好”的问题。我认为,目前我国变频空调的部件供应链基本上是保证的,但广义供应链则需经过企业、科研机构的联合攻关才能逐步完善,比如我国变频空调的核心技术链就不够完善。
我们应认真研究变频空调系统的调控动态特性,以便开发出优良的控制器,以保证变频空调适时地发挥最好的性能;应该仔细地研究我国气候国情和空调器的需求国情,如我国的夏热冬冷地区具有世界上少有的气候特征,且该地区是热泵空调器的主要使用地区,我们应该思考在该地区的空调器应该解决哪些问题等,以便提升我国变频空调技术和产品的技术水平。

付裕:在三、四级市场有发展潜力

在定速空调国家能效标准升级及变频空调国家能效标准出台的大背景下,变频空调迎来了很好的发展机会。将变频一级能效的产品和定速一级能效的产品作对比,我们发现个别变频空调的成本甚至低于定速空调。这主要是因为:对于变频空调来说,中间能效在季节能效比换算中所占的权重比较大,变频空调中即使系统做得比较小,也能获得较高的季节能效比;而在定速空调能效提高过程中,一些企业采取的办法是把系统加大,采用高效的压缩机,这些都会大幅提高定速空调的成本。如果要想把成本进一步降低,必须走自主研发的道路,主要包括压缩机和电控系统的自主研发。在电控这方面,主要做变频驱动软件和舒适性控制方面的研发。通过不断加强自主研发实力,我们已经掌握了变频核心技术。
变频空调能否推广成功,还有一个因素是变频空调的质量。这是因为变频空调零部件比定速空调多了很多,控制也相对复杂,这就增加了其生产和质量控制的难度。在变频空调零部件的选用、生产工艺、检测手段等没有大幅提高的基础上,是不能提高变频空调的质量的。
现在变频空调国产化的主要困难还在于半导体芯片和压缩机的国产化,其他零部件基本都是国产的。半导体和芯片跟国家整个产业链是相关的。所以国产化不是特别大的问题。最关键的是变频驱动技术这一部分,这是真正需要我们不断提高的地方。
变频空调的发展要结合我们国家实际的国情来发展,按照我们的市场调研结果,一、二级市场的大中城市空调基本属于饱和的状态,而三、四级市场是很有潜力的市场。变频空调的发展必须结合国家的现状和国情,我们不能违背市场规律去强行推变频空调,市场也要有一定的接受度,我们对这个市场的感觉很乐观。

余皓:仍将面临价格考验

在市场层面,变频空调国家能效标准的推出和实施,受到的关注度远远低于明年将出的定速空调能效标准。这也反映出厂家对变频和定速实施的看法上和市场定位上是有所区别的。相关部门还应该多宣传国标及其所倡导的节能减排导向,使消费者对此有所了解。
同时,不能单独谈变频空调的国家能效标准,应该将其和定速空调国家能效标准的实施一起探讨,两者出台时间相差仅半年。定速空调能效标准门槛提高以后,会给变频空调市场带来一些机会。目前,现有的变频空调二级能效标准的产品价格,很少有3500元以下的产品,大部分都在3500元以上,特别是直流变频都在4000元左右;二级能效标准的定速空调价格也普遍偏高,几乎都定位为中高端产品,有很漂亮的外观和很强的附加功能,但是如果明年定速空调的二级能效标准成为入门门槛,那么我相信二级能效标准的定速低端机很快就会出来,估计最低价格会在2500元至2600元之间。那时候,变频空调优势在哪里我不太好估计。如果这个差距还要继续扩大的话,我认为以中国现有的国情和大部分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变频空调的春天还显得稍微有一些遥远。
虽然现在变频空调国家能效标准出来了,但是站在消费者的层面或者站在市场层面来说,或者站在一个外行的角度来说,都无从评价定速空调和变频空调哪一个好哪一个不好。这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最后,没有统一的评价体系,也会让一些操作灵活的品牌出现非规范的宣传,这会加深消费者的困惑。

吴志勇:定速能效升级后变频有成本优势

松下是全球变频空调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品牌,非常欢迎变频空调国家能效标准的推出。一是变频空调二级产品将有可能纳入国家政府采购的目录。以前定速空调在政府采购目录中,变频空调没有。但变频空调国家能效标准出台之后,变频空调也会纳入政府采购目录,这就带来了更大的市场机。
二是变频空调到底是节能还是不节能,特别是变频与定速两个标准不在一个评级平台上,如何来判断?比如说定速空调二级空调有一个节能的标志,消费者肯定认为它是节能的。变频产品中变频三级、四级则没有,那么它是不节能的吗?我相信从技术的角度来说肯定是比定速空调的二级节能。我了解在欧洲节能标准是不分定速和变频的,只看耗电量。
明年定速空调标准的升级,对变频空调来说也是一个机会。据我了解,定速空调1.5匹到2匹之间,要满足二级的标准,不仅仅要在材料成本上有大幅的增加,技术上也有很高的要求。就成本来说,变频空调会更有优势。因此,从标准和成本制造方面,变频空调会迎来它的春天,只是还需要等一等。

赵可可:标准引导不能限制技术发展

家用空调的能效评价标准最好是统一的评价体系,这个问题是无法回避的,并且必须解决。欧洲和日本目前是用EER(定速能效比)来评价的,美国用SEER(季节能效比)来评价,不分定速和变频,中国也可以参考。
另外,我们的能效标准还存在很多缺陷,如现在能效标准在考核空调时是单边能效考虑,它只是对制冷的能效指标进行考核,没有像单元式空调标准那样将单冷和冷暖的评价分开。因此,标准的导向使得空调厂家的设计偏重制冷能效,而损失制热效率。导致空调中电加热功率越加越大,最终导致空调“夏天节电、冬天费电”的结果,从全年来看并未实现空调真正的节能效果。
所以我认为,标准必须合理地引导正确的技术方向,但不能限制技术。如果用直流变频的技术方案去驱动直流压缩机但不去控制压缩机的运行频率,那便成了定速空调。当只考虑额定值时,将较容易实现EER达到3.2甚至达到4.0,同时也能较好地解决制热的问题。并且这种方案还能降低制冷系统的材料使用,那么这种设计是归为定速空调还是变频空调?它到底应该遵循哪个能效标准呢?我认为变频空调如果仅仅是改变压缩机的运行方式,那它等同于换热器的增大、冷媒的替换。空调的设计方案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作为标准层面的引导必须是明确的。现在这种平台不统一、分不同技术方案制订能效标准的做法是很不合理的,出现的问题很多。
确实,目前我们在标准层面的技术研究、储备不足,基础薄弱,需要一定的过程和时间去做工作,但我想标准在大框架层面、技术方向、原则方面是应该明确的,应该可以做到合理、科学、公平。

沈科飞:加大变频空调产业化

新科作为国内变频空调生产比较早的企业,在变频技术上投入也是比较大的。变频空调标准出台以后,市场会对变频空调有新的认识。不过单纯从市场角度来看,变频空调标准在能效比数值上对消费者存在误导性,即变频空调的能效比给人的感觉比定速能效比更高、能效问题更突出。因此,以后厂商未来做变频空调市场宣传的时候,要以消费者实际的消费需要来进行恰当的市场引导。
目前新科有80%%以上的出口产品都是变频空调产品。新科变频空调怎么实现全面的国产化呢?我们要利用规模的优势,特别在压缩机领域进行研发和创新,包括从制造和生产变频机到核心技术的开发,这都是新科空调未来工作的目标和方向。

周鹏:推广商用 有利变频普及

定速空调能效标准升级和变频空调能效标准出台,给2009年高能效空调推广带来了一个难题:消费者进入卖场,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了解空调技术名词,并做出自己的购买判断。从市场角度来讲,如果将变频标准和定速标准完全割裂,对变频空调的市场推广将产生较大的影响。
无论是变频空调还是定速空调,他们都是空调的一种技术平台,本身并没有节能效果高下之分。从技术角度而言,也很难将其能效标准进行统一。但是对于国家、社会、消费者而言,社会需要的是更加节能的空调,而非采用了某种技术平台的空调。如果我们能够借助变频空调的技术优势,将其推介到需要长时间开机的医院、娱乐场所、办公场所等场所,会更有利于变频空调的市场普及。

变频态度:乐观!

付 裕 对于海尔来说,我们在研发方面投入是很大的,时间也很长。从早期引进到自主研发,现在还引进了国外专家,成立了全球研发团队等,通过这些举措,我们希望可以把变频空调做大做强。我们对这个市场持乐观态度。
刘文忠 在变频空调的态度上,海信以十几年的行动已经明确表明了,我想在这不需要多言。
张治国 美的空调经过多年积累和进步,变频空调的研发制造能力已经获得国际认可。目前,东芝品牌在日本本土销售的直流变频空调主要来自于美的空调东芝分厂,美的空调出口欧洲的直流变频空调已经超过20万套。美的集团与美国开利成立合资公司制造开利品牌空调,变频空调也是重要的合作内容。
张洁友 我们对变频空调产品持乐观态度。日立今后会把市场重点放在变频研发和营销上,如扩大变频空调的阵营和规模,满足更多层次消费者的需要;全线变频空调采用R410A新冷媒,把变频的节能和环保优势结合在一起;更加注重变频的宣传推广,使消费者意识到变频空调不管是给家庭还是给社会,都能带来切实的益处。
余 皓 长虹做变频空调做了10年,是中国最早做变频空调的企业之一。在国内市场推广的力度不是很大,但在出口方面410A直流变频空调已是主流,因此在技术储备上是没有问题的。总的说来,不管过程有多曲折,中国变频空调市场肯定会扩大的。2009年度长虹空调国内营销对变频空调的规划比例为8%%左右,根据市场的变化这一比例会逐年增大。
吴志勇 从2003年开始,松下广州工厂生产的空调产品已经有60%%以上的产品都是变频的了,当然其中主要返销到日本市场。目前在国内市场的产品线还是很充分的。从2006年开始我们就增大了变频空调产品阵容,两匹、三匹变频空调都已经出现在柜机产品中。
沈科飞 我们对变频机的态度是一如既往地大力推广,非常期望变频空调在中国市场打开局面,让它走得更长更远。
尤顺义 作为志高空调来说,早在2001年就推出了变频先锋系列空调,是业内较早拥有变频技术的空调企业。我认为,变频空调的推广、应用,必须有一定的环境与之相配合。可以肯定的是:随着产业基础的不断成熟,变频空调将在志高未来的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周 鹏 2009年冷冻年度,格兰仕准备了两条完整产品线,一条是全面能效比达标的定速产品,另外一条是变频空调产品,以充分适应未来可能出现的市场变局。
孙 民 变频空调成为市场主流是一个趋势,可对于中国市场来说全面接受变频空调还有一条漫长的路要走。

焦点一:变频空调国产化问题

石文星 广义供应链的问题左右着中国变频空调技术的发展。即使有很好的部件,如果系统设计、控制不好,就会被抵消掉了,这种事是很多的。我们不仅应该发展变频空调器的部件供应链,更应脚踏实地研究变频空调器核心技术。
张洁友 目前来说,我们变频空调中标准型和普及型产品的零部件基本实现了国产化。在保证整机匹配性的基础上,成本更有优势,因为中国国内的变频机元器件供应链比较完善。但是一些面向高端的变频高级机种,核心部件还是从日本引进,比如我们现在能效1级的变频空调都是采用日本原装进口的涡旋式压缩机。
刘文忠 至于器件国产化问题,关键是怎样定义的问题,日本许多变频空调的关键元器件现在已经从中国采购了,因此要说国产化问题,首先应该定义什么是国产化,这是关键。撇开了定义来纯粹谈国产化没有意义。许多人认为变频产品里唯一的核心是半导体芯片,我觉得这是中国半导体的产业结构问题,只要我们调整产业结构生产半导体芯片,软件的解决是没有问题的。
余 皓 产业链国产化方面,长虹一直在做变频空调整机产品。在器械和制造这方面,长虹下一步投产的压缩机厂对变频压缩机全系列也做了规划。我们的合作伙伴台湾东元,他们的窗机都有做变频的。长虹有先天的优势,本身我们就是一个全国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企业,自身产业链是较为全面的。
尤顺义 我觉得变频空调关键元器件的国产化问题,不仅仅是狭义的国内生产,而是广义的我们中国对关键元器件的核心技术的掌握。目前空调绝大部分元器件都可以做到国产,但部分关键元器件仍需要进口或者向外企购买,变频空调产品全面国产化任重而道远。
吴志勇 对松下空调来说,不管是定速空调还是变频空调,国产化问题都是差不多的。我们在核心零部件上比如芯片、压缩机、马达等方面都是由松下压缩机工厂和松下半导体工厂供应的。
孙 民 在产业链上,从质量和数量角度看,虽然大家都具备了一定的上游资源,可是上游资源的成熟程度还要慢慢培养,供应链上的核心技术还要研究、消化,即供应链技术、质量和数量综合能力还要有一个成熟过程,以我们为例,虽然已经完全掌握交、直流压缩机的设计技术和制造技术,但产能还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很多订单不得不撤销。从技术角度看,变频空调几个核心技术分散,有的在空调器企业手上,也有的在上游企业手上,集成是空调企业必须考虑和掌握的技术。有了集成技术,下游可以把上游拿掉,上游也可以把下游拿掉,是否具备集成技术是在产业链生存的基础。
沈科飞 目前在变频空调产品中,除了压缩机的模块和芯片是从国外引进的之外,其余的零部件全部可实现国产化。新科正在积极参与,特别是压缩机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创新。
周 鹏 格兰仕是规模化生产型企业,一向重视生产自给率。对于我们而言,不解决变频空调技术国产化的问题,就无法实现完整产业链规模化生产的目标。目前来看,这个问题解决的难度不大。

焦点二:变频和定速评价体系统一问题

李红旗 变频和定速统一在一个平台上没有什么好争议的,对消费者来说都是空调。放在一个平台上评价,对消费者方便,对国家也方便。但是问题在哪里?这个统一不是光口头上说的,必须是有基础的,它的基础应该是大家都标同样的标识。统一不只是换算的问题,关键是我们能不能做一些技术工作,从技术上让两者的统一变得可行起来,我觉得这是核心。比如什么状态下、耗电量是什么情况,大家在数据的基础上研究才能实现。
成建宏 实际上我们一直在推动这两个标准的统一,但怎么统一,还是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大家应联合起来做这个工作。原来也试着将两者放在一起,但是试了几次以后发现,没有办法把它放在一块儿。首先在学术界,还没有达成统一的意见,关键是两者之间的换算,一个是运行时间曲线,另一个是开机比例,这两个硬指标还没有达成一致。这方面大家的争议很大,拖得时间越久对变频空调越不利。今年9月国家能效标准正式实施,接下来我们就要考虑如何修订这个标准,希望到时候大家都能有解决的办法。
赵可可 空调的设计方案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作为标准层面的引导必须明确,即合理、全面的节能方案。现在这种平台不统一,分不同技术方案制订能效标准是很不合理的,出现的问题很多。
付 裕 有些单位希望把变频空调和定速空调放在同一个平台上,拿季节能效比来衡量它,我们觉得不太可行,因为从技术上讲,这完全是两回事。
余 皓 厂家宣传的东西和消费者实际使用中遇到的情况有比较大的出入。对此,在汽车行业曾经做过一个工作,国家把各个汽车的实测油耗和厂家宣传的理论油耗都标出来,这样便于消费者选择。我想在变频空调能效标准和定速空调能效标准无法统一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考虑采用一个有效办法让消费者真正客观地评价,比如标耗电量。
吴志勇 定速二级空调有一个节能的标志,消费者肯定认为它是节能的。变频产品中变频三级、四级则没有,那么它是不节能的吗?我相信从技术的角度来说肯定是比定速空调的二级节能。我了解欧洲的空调节能标准是不分定速和变频的,只看耗电量。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4、如本站的文章或图片存在版权,请拨打电话010-88558835进行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相关链接

视频

专题

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出席,栗战书主持大会。初春的北京,处处生机盎然。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大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

2021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

12月28-29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总结2020年工业和信息化工作,分析形势,部署2021年重点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肖亚庆作工作报告。

2020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

3月22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了《2020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家电市场零售额规模达到8333亿元,在疫情冲击之下显示出较强的韧性;电商渠道对家电零售的贡献率首次超过50%,网络零售对家电消费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提升;高端产品、生活家电大幅增长,有效促进了消费升级和产业转型。

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

会议

2020世界显示产业大会

11月2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0世界显示产业大会在合肥市举行。在开幕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韩国驻华大使张夏成发表视频致辞。安徽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国英,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2020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

11月2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0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在广州市召开。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出席开幕式,省长马兴瑞出席并致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局长聂辰席、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副台长蒋希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2020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

10月19日—2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江西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0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在南昌举行。在10月19日的开幕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发来书面致辞。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吴晓军,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江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先后致辞。开幕式由江西省委副书记、省长易炼红主持。

世界显示产业大会

本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