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 中国电子报社主办
收藏本站 投稿

产业分析

打造国际先进制造研发基地

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李朝兴:

“天津将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国家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的定位,对接《中国制造2025》,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借鉴德国工业4.0的经验,形成工业自动化、智能制造化和个性化生产与服务性需求相结合的产业体系,到2020年,工业总产值达到4万亿元以上,其中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比重分别达到90%%和70%%以上,努力建设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国际先进制造业聚集区和研发基地。”

5月19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提出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深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落实制造强国发展战略。天津作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当前制造业发展状况如何?在推进智能制造方面将采取哪些举措?近日,《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了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李朝兴。

制造业占比大

《中国电子报》:《中国制造2025》指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近些年天津制造业的总体发展情况如何?

李朝兴:自2007年以来,天津工业总产值连续迈上了三个万亿元台阶,2014年达到3.01万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7083.4亿元,在全国重点城市中位居第二。其中,制造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5%%,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从2011年的29.3%%提高至2014年的34.5%%,2015年第一季度达到35%%。制造业始终是拉动天津市GDP增长的重要因素。

天津拥有全部制造业的31个大类,目前已形成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等八大优势支柱产业,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9%%,其中,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4.2%%。装备制造成为第一大产业,2014年产值达到10965.3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9.1%%,高速机车等一批重大装备实现产业化,形成了大型子午线轮胎装备、智能仪器仪表等一批“隐形冠军”,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达到3618.4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9%%,形成以智能终端、高性能服务器、大容量存储器、宽带光纤传输等高端产品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

《中国电子报》:智能制造是推动我国制造业由大到强的突破口,也是《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五项重点工程之一。在天津,发展智能制造主要要解决哪些问题?发展成效如何呢?

李朝兴:近年来,天津市大力推广智能制造、互联制造、绿色制造,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深化泛在感知、宽带移动、智能融合的信息网络技术在工业领域的集成应用,促进工业全产业链、全价值链信息交互和集成协作。2014年,全市重点企业ERP应用达55.4%%,生产环节MES普及率为23.8%%,供应链环节SCM普及率为56%%,数控装备化率30.2%%。CAD应用率达到95%%以上,PLM应用率达到24%%,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基本实现企业内部协同设计制造。依托天津超算中心,搭建“滨海工业云平台”,被工信部列为“工业云创新示范工程”,为500余家企业、政府、科研机构提供服务。天津航天长征火箭的项目广域协同平台,采用主制造商+供应商的管理模式,实现现场操作人员与工艺人员、设计人员的远程协同,缩短型号产品研制周期1~2年,增强过程数据资源共享与利用率50%%。天津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的协同生产管理系统,涵盖了从集团到子公司、从管理到生产的全过程,平均缩短模具材料的采购周期15~20天。

创新是核心

《中国电子报》:我国的传统产业,实际上还大量地存在着2.0、3.0,在此情况下如何推进智能制造?以天津为例,天津的传统产业占比达到50%%,在工业2.0、3.0和4.0同时推动的情况下,如何既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又实现高端领域的跨越发展?

李朝兴:实现二者的统筹兼顾,核心在创新,关键是融合,目标是转型升级,最终实现由制造向创造的跨越。下一步,要全面落实《中国制造2025》,以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切入点,打造天津制造升级版。

一是强化自主创新,突破核心技术。坚持不懈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重点突破制约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工业机器人、3D打印和新能源汽车三大新技术,顺应数字化变革趋势,抢占技术制高点,实现“天津制造”和“天津创造”的双轮驱动。

二是推进两化融合,发展新型制造。加快发展互联制造,推进互联网向工业研发、设计、生产等领域的融合,实现跨地域、跨部门的协同设计、数据共享与网络化制造。大力发展云制造,实现产业链制造资源与服务的开放协作、社会资源高度共享。跟进增材制造,坚持推动应用和自主研发并行发展,逐步实现产业普及和推广。积极培育联盟制造,形成一批同业联盟、异业联盟、产业链联盟。

三是加快模式创新,培育新型业态。打破垂直分布的产业链和价值链,大力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把加工中心融入到用户的制造环节,从单纯卖产品向打包卖服务转变,逐步向制造服务转型。加快发展平台制造模式,以O2O模式、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分包众包众筹创新平台为代表平台经济模式,形成“硬件+软件+平台+服务”的商业模式,建立起价值链、财富链的共享和分享新机制。

四是实施四进工程,集成集约发展。推进产业进园、进区、进链、进平台,实现产业集约、高端、链条发展。建设一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形成产业聚集。加快天津自贸区等一批产业聚集区建设,形成自研发设计到终端产品,上下游联动的区域产业体系。重点打造大飞机、工业机器人等10条产业链,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打造一批千亿元、万亿元电子商务平台,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

《中国电子报》:“互联网+”给制造业发展带来哪些机遇?如何在天津推动“互联网+制造业”的发展?

李朝兴:天津将深入实施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在食品、药品等领域开展试点示范,培育智能检测、全产业追溯等工业互联网新模式。加快滨海工业云平台建设,推进研发设计、数据管理、诊断分析、工程服务等资源的整合共享。加快工业云大数据开发利用,鼓励电信企业、互联网企业为工业云提供存储和分析服务。研究制定鼓励车联网发展的政策措施。

《中国电子报》:当前发展智能制造,天津面临哪些挑战?又有哪些机遇?

李朝兴:我市是一个老工业基地,一方面传统产业比重较高,石化、钢铁、有色、建材、轻纺占全市工业比重超过50%%。另一方面,新产业培育不足,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只有30.3%%,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增长点不多。必须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发展,努力探索一条在新常态下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子。

与此时同,新常态给我们带来了更大的结构调整机遇,特别是消费需求的变化和增长速度的回落,可以倒逼更多的低端产业、低端产品和落后产能退出市场,为信息经济等新兴产业腾出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财税、金融等改革的深入推进,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将使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

当前,天津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京津冀协同发展、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国家自贸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一带一路”等重大机遇叠加,我们必须抢抓机遇,顺势而为,主动作为,引领新常态,实现新发展。

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是方向

《中国电子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国家重要发展战略。天津如何将其与《中国制造2025》有机结合、协调推进呢?

李朝兴:天津将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国家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的定位,对接《中国制造2025》,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借鉴德国工业4.0的经验,形成工业自动化、智能制造化和个性化生产与服务性需求相结合的产业体系,到2020年,工业总产值达到4万亿元以上,其中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比重分别达到90%%和70%%以上,努力建设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国际先进制造业聚集区和研发基地。

目前,一是要尽快确立天津先进制造业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按照“一基地三区”的功能定位,把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置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优先战略地位思考、谋划和推进,用好北京科技创新优势、天津先进制造优势、河北产业配套优势,推进产业规划统筹衔接、产业发展有效协作、科技创新协同推进,为打造天津经济和城市两个升级版提供重要支撑。二是研究制定全市先进制造业发展规划。在进一步摸底基础上,编制我市发展先进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三年行动方案,并纳入“十三五”总体规划之中统筹推进。三是完善先进制造业扶持政策,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中国电子报》:天津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方面,围绕智能制造的主攻方向还将出台哪些利好政策?

李朝兴:发展先进制造业,要打组合拳、放连环招。除了上述措施外,天津还将出台一系列措施。

一是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全面落实18个产业三年行动计划。高端装备重点发展大型工程机械、超高压输变电、机器人、3D打印等智能装备,打造“10+3+4”的产业发展格局,2017年产值达到3300亿元。海工装备重点发展海洋油气等十大海工装备,2017年产值突破1000亿元,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海洋工程装备产业聚集区。民用航空着力推进天津空客亚洲中心建设,2017年产业规模达到1045亿元,其中制造业达到650亿元,成为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航空产业城。新能源汽车重点发展关键零部件,推动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2017年产业规模达到200亿元,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2万辆。集成电路集中力量做大做强国产CPU,加强封装测试等产业链薄弱环节,完善产业生态体系。2017年产业规模达到280亿元,综合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智能终端重点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系统、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智能金融终端六大重点领域,2017年产业规模达到1200亿元,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智能终端产业基地。软件产业重点发展大数据、IC设计、泛娱乐、服务外包四大优势领域,建设滨海高新区软件园等八大产业聚集区,2017年软件业务收入达到1500亿元。

抓好规划实施,必须落实到项目上。目前18个重点产业已储备了600余个项目,总投资6300亿元。今年,计划推出第一批30项重点项目,总投资934亿元,其中,高端制造和新兴产业23项,总投资666亿元,占71.3%%,传统产业改造提升7项,总投资268亿元,占28.7%%。

二是扎实推进具有特色的先进制造业聚集区建设。以“一区多园”为重点,促进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形成以滨海新区为重点区域,临港装备产业、空港民用航空产业、武清汽车产业、西青电子信息产业等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的产业聚集区,打造创新能力强、品牌形象优、配套条件好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成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借鉴中新苏州工业园的模式,探索研究申建中德(天津)工业园,争取国家有关部委支持,从国家层面形成与德国在先进制造业方面的合作平台,着力引进德国先进制造业的高新技术、高端装备和高智人才,打造国际化的先进制造业高地,借助德国4.0工业的优势超前发展。

三是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实施制造业服务业战略,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产业链各环节的专业化、现代化、服务化,加快推进形成先进制造业与工业设计、现代物流、互联网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有机融合,更好地满足生产和消费需求。

责任编辑:苏滢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4、如本站的文章或图片存在版权,请拨打电话010-88558835进行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相关链接

视频

专题

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出席,栗战书主持大会。初春的北京,处处生机盎然。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大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

2021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

12月28-29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总结2020年工业和信息化工作,分析形势,部署2021年重点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肖亚庆作工作报告。

2020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

3月22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了《2020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家电市场零售额规模达到8333亿元,在疫情冲击之下显示出较强的韧性;电商渠道对家电零售的贡献率首次超过50%,网络零售对家电消费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提升;高端产品、生活家电大幅增长,有效促进了消费升级和产业转型。

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

会议

2020世界显示产业大会

11月2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0世界显示产业大会在合肥市举行。在开幕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韩国驻华大使张夏成发表视频致辞。安徽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国英,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2020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

11月2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0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在广州市召开。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出席开幕式,省长马兴瑞出席并致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局长聂辰席、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副台长蒋希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2020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

10月19日—2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江西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0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在南昌举行。在10月19日的开幕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发来书面致辞。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吴晓军,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江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先后致辞。开幕式由江西省委副书记、省长易炼红主持。

世界显示产业大会

本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