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 中国电子报社主办
联系合作 投稿

信息通信

智能管道:从理念走进现实

编者按:智能管道概念提出之后,从电信运营商到终端制造商等产业链上的多个环节,纷纷开始发力。根据现状来看,智能管道的建设还停留在理念的阶段。如何加快打造智能管道?本报特约请业界专家、运营商和制造商高层发表观点,希望从中找到一些启示或答案。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宋俊德








北京移动高级产品经理陈志刚








中国联通研究院云计算总组工程师汪芳








爱立信高级方案架构师李京川






上海贝尔光网络及IP产品副总监周新宇


路径一:客户体验差异化

·智能管道与其说是一项技术,不如说是一种新模式。

·电信运营商应该牢牢把握用户的需求。


宋俊德:

智能管道的核心是建立用户体验。在通信基础网络上,构建一系列致力于网络资源优化的网络服务系统。它应该具有应用层优化和服务质量区分能力;具有对用户、业务及流量分层管理和控制的能力。同时应建立基于管道的增值业务,让通信基础网络成为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管道。

陈志刚:

从技术层面上讲,智能管道的核心是为用户和合作方提供更易用的网络接入服务、更丰富的业务支撑服务以及更融合的业务运营服务。

智能管道与其说是一项技术,不如说是一种新模式。它的本质需要运营商和第三方之间以更开放的模式进行合作。

汪芳:

电信运营商应该牢牢把握用户的需求,以客户价值为核心,充分发挥全程全网的网络和客户优势,并转向对业务、平台、客户和界面等商业资源运营,同时整合网络与客户资源,创造新的商业模式,这是运营商向智能管道转型的关键所在。

李京川:

智能管道的核心应该是感知和控制。区别于原有的亚管道,无论是最终用户还是运营商合作伙伴,都通过智能管道得到了更好的用户体验和更高的价值回报,这就是智能管道的价值体现。

显然,这对整个电信行业的经营模式和产业链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周新宇:

智能管道建设主要是了解运营商的客户对业务应用的使用情况和对网络资源的占用情况,包括流量信息、用户信息和应用信息,将上述信息转换为商业机会,比如与合作伙伴沟通新的收入机会、为用户提供“可管理的业务”,比如更好的用户体验,从而减少对带宽的依赖,进一步深入价值链,实现既增量又增收。


路径二:改变网络建设分散局面

·产业链各环节应共同努力、共同推进智能管道的建设。

·电信运营商应重视整体架构设计。


陈志刚:

目前国内智能管道建设还处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期。尽管运营商都提出了智能管道的概念,并阐述了自己的定位,但是从系统建设的角度来看,还没有形成体系化模式和明确的可操作步骤。不过,在以能力开放系统建设方面,各个运营商都开始尝试一定的智能管道的布局。


汪芳:

现在国内运营商已经深刻认识到智能管道的关键性,但是呼吁多于实施,实施的效果也不是很明显。国内业界对智能管道的关注重点仍停留在概念层面,智能管道定义还需明确。我们呼吁多方面共同努力,共同推进。建议加快相关技术及业务架构研究,形成一套简单易于实施的端到端系统,快速推动产业生态发展,同时呼吁将智能管道的监管提上日程,规范用户隐私保护。

虽然已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但电信运营企业网络的建设和发展仍然是分散的,缺乏互联网企业的那种整体架构设计,缺乏整个企业发展的总架构设计师,全球电信运营商都面临类似的问题。

李京川:

三大运营商理论上已经基本清晰,测试正在进行的阶段,这可能还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之后将进入全面铺开建设的阶段。

目前,爱立信已在全球参与了大量智能管道相关项目,比如亚太某运营商针对P2P业务的智能控制;芬兰、西班牙运营商的分级QOS和带宽;欧洲某运营商根据手机类型区分流量等业务。


路径三:实现开放和共享

·智能管道的实现需要电信网的全面升级和改造。

·以移动带动固网将使未来融合更为顺畅。


宋俊德:

智能管道是相对“傻管道”而言。智能是指运营商通过一定方法,智能地对不同信息按照已有网络资源实现分别调度,从而建设端到端的智能传输(含终端到服务器),由于低、中、高端业务的不同,运营商设计出了确保质量的传输条件,其中包括安全性、可靠性,当然付费也要按质、按量、按级别来付费等。建设无线城市将为智能管道建设铺好基础设施和实验体。

智能管道的实现将面临电信网的全面升级和改造,由“哑”、“傻”上升为智慧的管道及管理运营运维支撑平台。

陈志刚:

打造智能管道需要三个层面的工作,主要是:基础数据的开放,网络能力的开放,营销和服务能力的共享。

实现智能管道,需要运营商建设能力开放平台、端到端的QoS运营机制、应用孵化运行环境以及营销服务集中平台等基础性的平台架构体系。并且,要求网络能够识别业务,按照业务的体验需求配置网络资源。要实现这一点,还需要网络从接入网到核心网,再到业务平台以及到移动终端的端到端的QoS保障机制,并建立集中化的业务运营和管控平台。

汪芳:

电信运营商实现智能管道的途径有许多种。一是形成新型渠道能力,实现向“通信+商业渠道”的转型;二是创建数据挖掘分析能力,实现向“通信+媒体广告”的转型;三是形成云计算服务,实现向“通信+信息服务”的转型;四是可以基于渠道、媒体特征开发后向收费模式,实现向“前+后”收费模式的转型。

运营商在产业中有非常多的合作伙伴,各方应积极研究培养孵化健康的总能管道生态体系,具体的操作路线应为,联盟→研究→开发→试验→标准→产业化。

李京川:

打造智能管道要从移动侧入手,原因是移动相关的资源更为紧缺,需要科学统筹地加以利用。另外,未来固网、移动融合的架构更多依托于目前移动的架构,以移动带动固网将使得未来的融合更为顺畅。

与现有网络架构相比,智能管道需要在网络中增加相应的感知功能和控制功能。

周新宇:

目前,建设智能管道还处在前期探索阶段,实现创新服务的基础是改造优化网络,使得传统管道变成可以自我感知、自我调整和控制的智能管道。

无论是固定网络还是移动网络,建设智能管道的关键是提供四种能力,分别是网络资源感知、网络策略生成、网络策略执行和网络规划支撑。


路径四:做好“智慧”浏览器

·运营商要做好自身平台建设。

·运营商应成为产业链的主导者,掌握核心数据业务制高点。


宋俊德:

通过以下几点来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深度挖掘用户行为,提供个性化差异化服务;依据终端信息,提供终端适配服务;进行实时流量监控,提供安全保护和流量预警服务;与智能管道和智慧的管理、运营、运维支撑平台匹配连接、信息快速交互。

运营商的发力点在于:充分利用电信网是各种服务的先导,做好智慧的浏览器;建好智能管道和智慧的管理、运营、和运维支撑平台;建设好智慧网络,实现电信运营商服务的飞跃。同时,上游还需与终端制造商、终端运营商合作,下游与服务运营商合作,并做好集成或创新某些特色服务,让自己成为产业链的主导者,从而掌握核心数据业务制高点。

陈志刚:

基础运营商管道差异化服务,可以聚焦在自身做好平台性的工作,依靠第三方合作,开放自己的用户数据,满足客户的差异化需求。运营商需要聚焦在那些能够标准化和规模化的智能管道能力建设上,例如统一集中运营商的存储系统、标准可靠的电信网络接入服务等。

汪芳:

电信运营商运营需要利用自己特定的优势。第一,电信网基础设施具有天然的“垄断”地位。电信行业本身市场集中度特别高,我国仅三家电信运营商,而且都提供了可管、可控的全程全网服务。第二,电信网具有强大的用户聚合效应。电信运营商作为用户接入的“第一接触者”,具有更为直接的用户聚合能力。因此,下一步要重点考虑借助聚合的能力产生聚合的效益。第三,电信网具有丰富的客户信息资源。电信运营商在为用户提供各种服务的过程中可以获得客户特征信息,如用户签约信息、网络使用状态信息、业务使用记录信息。运营商可以通过分析、挖掘这些有用的信息,为客户提供更精细化、差异化的服务。

李京川:

差异化服务的条件已具备,移动宽带相关标准制订的过程中,也对这方面有所考虑。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对这些能力加以灵活智能的运用,所需要的是一个控制中枢,其通过各方面信息或命令汇总形成策略,并在相关网元上部署并执行,最终满足差异化需要。具体来说,基础运营商需要做的就是建立策略决策中枢,并建立与现有支撑系统的接口以及面向最终用户的接口,从而实现策略决策的多元性和控制的多向性。


路径五:提供跨行业服务

·客户最直接的体验就是对自己所接受的服务有更高的参与度。

·提供跨行业服务,发挥智能管道产业“大脑”的作用。


宋俊德:

电信运营商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为整个产业链发展做出贡献。主要体验包含语音业务、数据业务和视频业务,以及蜂窝的、无线的、固网的,还有联网的照相机、摄像机、各种传感器、GPS终端和有/无源数据卡等。

电信运营商至少担任两个重要角色:一是成为各项服务的先导,二是成为全程基础电信设施提供者。

陈志刚:

客户的体验将能够更加差异化,不论是网络的接入响应,还是业务的流畅性以及服务保障的可靠性和可用性,都可以做到差异化的服务。

基于智能管道,应用开发者可以细分客户体验需求,向服务提供者(运营商)提交不同的网络计算资源需求,并根据服务提供者与开发者签订的合约规则,生成响应的业务体验,满足客户差异化的需求。

汪芳:

在智能管道时代,电信运营商将能力开放,应用开发者可以在业务数据系统平台上进行数据挖掘、特性分析和模式匹配,交付智能个性化服务。再通过智能网络提供网络传送、平台接入,特别是聚合能力;通过智能交付提供业务支撑、服务响应,特别是价值运营能力,构建业务引擎或者商业协作平台,进而提供跨行业服务,发挥智能管道产业“大脑”的作用。

李京川:

客户最直接体验就是自己对自己所接受的服务有更高的参与度,他们可以随时随地订购、删除、修改自己的服务,并且立刻生效。

用户通过资源可控的智能化网络,访问服务提供者提供的服务,服务提供者可以是运营商,也可以是OTT。

周新宇:

上海贝尔的智能管道方案包括了固定和移动智能管道。由于无线资源的复杂性,移动智能管道的实现对于网络资源监测和分析的要求非常高。在无线网络的性能和容量包括可用性、QoS和时延等关键的指标,而且理解IP每一跳的流量情况,每一跳用户和应用对资源的占用情况非常重要。


路径六:从“守”到“攻”主动转型

·运营商和第三方的合作需要法律和制度的保障。

·运营商转型过程中,机遇大于挑战。


宋俊德:

运营商自身优势主要有:电信是永恒;它们是网络基础设施提供者;具有强大的运营支撑能力;拥有广大的用户资源;可以建立多个内容产业基地。这样,可以最终形成一条完整的“网络+终端+手机浏览器+应用”的产业链。

挑战主要来自几个方面:1.数据流量与有限资源(特别是无线的资源)的矛盾;2.新技术、新业务的需求与电信资源的矛盾;3.用户对使用环境、客户体验及个性化需求与传统电信网的矛盾;4.云计算、物联网、电子商务的巨大需求与传统电信网络业务能力的矛盾;5.新的运营模式、管理方式与传统电信的矛盾。

陈志刚:

智能管道的建立,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降低运营商在面临移动互联网应用冲击时带来的成本,满足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差异化的需求和体验。

对运营商来说面临挑战也较大。在制度层面,需要运营商和第三方之间建立起基本的合作和信任关系,这有赖于外部法律和制度环境的保障;同时,在如何共享用户数据上,也涉及用户隐私法律缺位的问题。在技术上,运营商自身的网络、业务和支撑系统都需要较大的投入,以便适应智能管道的建设需求,其技术复杂度和成本,也不是短期内可以满足的。

汪芳:

电信运营商最大的问题在于运营商没有意识到建设这个“大脑”(业务数据系统BDS)的必要性,要想实现“智能管道”愿景还需要一段时间。

在推出产品和服务时,电信运营商往往太在意产品的技术指标和服务质量,比较重视研究的专利、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等方面;而在互联网上,特别关注用户体验。虽然现在电信运营商有很多精细化营销策略,经常对运营商之间的竞争进行分析,但是还缺乏“健全的大脑”,以便更深入、仔细认真地分析用户需求,因此客户体验方面急需提升。

李京川:

首先,运营商面临一个从基础运营商向综合信息提供商转型的挑战,这就需要运营商内部组织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其次,推进相关平台的建设也是个挑战。智能网络建设是“守”,平台建设是“攻”。依赖于强势OTT的合作,攻才能够建立并支撑整个产业链。

不过,运营商转型的过程中,机遇大于挑战,原因在于运营商有很多得天独厚的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虽然也有困难,但这可以通过运营商强大的资金实力加以弥补。


记者点评


建设智能管道需要神经中枢

慕容素娟


互联网已走过10年,在实现移动宽带的标准化服务、提供差异化服务两次浪潮后,互联网又迎来了第三波浪潮——智能管道的建立。

智能管道将铸就一个共赢的局面。对于客户来说,能够更好地满足自身差异化的需求;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可以实现精细化运营和管理,降低网络运营的成本,实现价值最大化。

目前,运营商都已开始发力。中国电信力争做智能管道的主导者,重新成为信息通信产业生态的组织者;中国移动也全面引入智能管道,让哑巴管道成为一个服务型的智能管道;中国联通也以信息生活代替管道概念。厂商方面,华为、中兴、爱立信以及上海贝尔等也在积极开发研究适合我国的智能管道。智能管道的建设有很大的源动力。

记者通过近期对各界的采访了解到,现阶段我国智能管道的建设还处在一个研究探索期。

在建设智能管道的过程中,电信网的全面升级和改造,需要运营商内部组织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运营商还需要与第三方彼此开放基础数据,这种开方需要双方有基本的合作和信任。此外,涉及用户隐私的问题,又需要法律和制度环境的保障。

就运营商自身而言,智能管道需要建立“神经中枢”。这个神经中枢能够对实现差异化服务的能力加以灵活运用,其通过各方面信息或命令汇总形成策略,并在相关网元上部署并执行,最终满足差异化需要,而且也要建立与现有支撑系统的接口以及面向最终用户的接口。

这个神经中枢还应连接“大脑”——业务数据系统BDS。目前,虽然电信运营商有很多精细化营销策略,经常对运营商之间的竞争进行分析,但是还缺乏“健全的大脑”深入、仔细认真地分析用户需求。


(责任编辑:落雪)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4、如本站的文章或图片存在版权,请拨打电话010-88558835进行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相关链接

视频

专题

2023中国电子报编辑选择奖

12月26日,“2023中国电子报编辑选择奖”获奖名单正式出炉。本次评选采用企业自荐和编辑推荐两种方式,综合考量影响力、创新性、成长性等多个维度,围绕企业、技术、产品、解决方案等赛道评出20个奖项。

2024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

12月21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要求,总结2023年工作,部署2024年任务。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工信系统在行动

当前,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正进一步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将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具体举措和实际行动。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电子报推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工信系统在行动”专栏,通过调研采访报道各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举措、典型案例,反映各地实干担当、求真务实的精神风貌。敬请关注。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全国工信系统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多措并举扎实推进主题教育高质量开局、高标准起步。

聚焦2023年全国两会

北京3月5日电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近3000名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盛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

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

会议

2023全球数字贸易创新大赛

11月22—23日,2023全球数字贸易创新大赛总决赛在杭州举行。大赛是第二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重要活动之一,今年为首次举办。大赛设置人工智能元宇宙和区块链Web3.0两个赛道,吸引了近200家优秀企业及项目团队参与,其中,100余家入围半决赛,24家进入总决赛。

2023世界VR产业大会

10月19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世界VR产业大会在江西南昌开幕。江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尹弘,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李红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江西省委副书记、省政府省长叶建春主持。

2023世界显示产业大会

9月7日-8日,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的2023世界显示产业大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云明,重庆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江敦涛,德国联邦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协会主席米夏埃尔·舒曼出席开幕式并先后致辞。

2023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大会

5月8日-1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大会在广州召开。5月9日,广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郭永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副台长胡劲军,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副局长朱咏雷,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赵志国,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伟中出席开幕式并先后致辞。

2022世界集成电路大会

11月17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2世界集成电路大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安徽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郑栅洁出席会议。安徽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清宪,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江平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世界显示产业大会

本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