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 中国电子报社主办
收藏本站 投稿

信息消费

杨伟民:推进工业化要依靠内需适度集中

3



图为: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杨伟民



“必须从量的扩张为主转向质的提升为主,努力缩小差距。


要从过度分散的工业化转向适度集中的工业化。”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以及“十二五”以来,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这是我们国家下一步发展的基本方针和思路。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也要按照这一主题和主线来推进。


要提升内涵和依靠内需


我国工业化历史使命没有完成,要从数量扩张为主的工业化转为内涵提升为主的工业化。


现在社会上对我们国家工业化所处阶段有所争议,我个人认为,判别工业化标准不能单纯看数量指标,还要看质量。在我们国家工业化的成绩单中量的指标都非常好,但如果从自主品牌率、自有技术率、核心技术率、知名企业率等质的方面来衡量,我们国家不仅不是世界第一,而且很多是世界中等水平。所以我认为现在工业化进程当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质与量失调,量的扩张很快,但质的提升相对于量的扩张还比较慢。


所以我们下一步要继续推进工业化,但重点必须从量的扩张为主转向质的提升为主,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在结构、质量、技术、品牌、服务、消耗等方面的差距。这是最重要的转变。并且,要从过于依赖外需的工业化转向更多依靠内需的工业化。


目前我们国家工业产能当中大约14%%是面向出口。经济全球化改变世界经济发展模式,过去基于比较优势的国与国之间的产业分工逐步向产业链分工转变,特别是向消费国与生产国这样一种国际分工转变。比如说美国就形成更多依靠消费来带动增长的模式;中国形成更多依靠生产,从而出口带动发展的模式。我们是生产大于消费,而美国是消费大于生产。


中国和美国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实现国际均衡,但是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打破了这种平衡。我国的工业生产能力是面向全球的,是按照美国家庭高负债、欧洲政府高负债这种负债的需求形成的生产能力。已经发生和即将发生的美国家庭去债务化、欧洲国家去债务化以及银行全球系统去杠杆化,都会使我国出口增长难以像过去那样辉煌。


我们仍要继续推进工业化,但是推进工业化需求方向一定要找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都在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究竟如何培育?过去主要是抓供给,扩大投资生产,但是对培育国内需求重视不够,这是导致我国目前国内需求滞后于生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们国家生产能力已经很大的情况下,推进工业化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一味地招商引资、扩大投资、扩大生产,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部署,把推进工业化的方向和重点,切实扭转到满足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上。


要珍爱自然和适度集中


今天全球面临荒漠化面积扩大、淡水资源减少、能源匮乏、气侯变暖、环境污染加剧、物种灭绝加速等,这都是传统工业化征服、改造自然、过度使用自然的必然结果。我们要从伤害自然的工业化转向珍爱自然的工业化。


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其中一条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一系列一脉相承的重要思想为我们积极推进工业化指明了非常重要的方向。虽然我们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历史使命没有完成,我们要继续推进,但下一步我们推进工业化要努力形成不同于传统工业化的做法,应该更加友爱,更加珍爱自然、保护自然,实现工业化。


当前,国家工业化快速发展跟行政区域紧密联系在一起,每个省、市、县,甚至每个村庄,都试图把自己当成一个独立经济体,这种做法带来的弊端非常明显。第一是大量占用了宝贵空间,第二是带来环境的严重污染,第三是加剧生态损害。要从过度分散的工业化转向适度集中的工业化。


形成这种过度分散的工业化,主要思想根源是我们对实现工业化认识有一定偏差,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认识有一定的偏差。工业化是经济发展中经济结构演进的过程,实现工业化是国家目标而不是全国所有行政区的目标。国家说的区域协调发展,这里区域是指东、中、西、东北,如果我们把他缩小一个尺度,变成省、自治区这样一个空间单元,那么可能有些事情就错了,如果把区域再缩小到县,每个县每个市要实现工业化城市化,那就大错而特错了,因为各个地区自然条件、人文地理、人口差距非常大,不应该有这样的要求,这么做也是错误的。


从过度分散的工业化转向适度集中的工业化,必须坚定不移实施好主体功能区战略,增强产业集聚能力,形成相对完整产业链、现代产业体系。同时我们要严格限制在国家农产品主产区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限制开发区搞工业化和城市化。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4、如本站的文章或图片存在版权,请拨打电话010-88558835进行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相关链接

视频

专题

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出席,栗战书主持大会。初春的北京,处处生机盎然。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大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

2021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

12月28-29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总结2020年工业和信息化工作,分析形势,部署2021年重点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肖亚庆作工作报告。

2020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

3月22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了《2020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家电市场零售额规模达到8333亿元,在疫情冲击之下显示出较强的韧性;电商渠道对家电零售的贡献率首次超过50%,网络零售对家电消费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提升;高端产品、生活家电大幅增长,有效促进了消费升级和产业转型。

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

会议

2020世界显示产业大会

11月2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0世界显示产业大会在合肥市举行。在开幕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韩国驻华大使张夏成发表视频致辞。安徽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国英,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2020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

11月2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0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在广州市召开。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出席开幕式,省长马兴瑞出席并致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局长聂辰席、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副台长蒋希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2020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

10月19日—2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江西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0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在南昌举行。在10月19日的开幕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发来书面致辞。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吴晓军,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江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先后致辞。开幕式由江西省委副书记、省长易炼红主持。

世界显示产业大会

本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