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 中国电子报社主办
收藏本站 投稿

彩电

国家发力彩电战略转型 长虹等离子或显生机

彩电产业战略转型是2009年国务院颁布的“电子信息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的六大重点工程之一,2009年8月开始以高世代液晶面板为代表的上游核心产业群投资热潮在北京、深圳、昆山、南京、合肥等地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


然而作为弥补国产彩电行业上游“短板”的高世代液晶面板,其更上游的核心部件依然被美、日的康宁、旭硝子、3M等公司掌握,这次面板上游的配套材料90%%以上还需要外购,中国的高世代液晶面板在投产后依然面临受制于人的局面。


为了扭转这一局面,5月17日5月1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2010年继续组织实施彩电产业战略转型产业化专项的通知》,这次将目光瞄准的平板电视产业“上游的上游”的本地化和国产化,并对有“第三代显示技术”之称的AM-OLED的研发和产业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按照发改委的通知,这次首先要扶持的是平板显示关键配套材料研发及产业化,如液晶面板配套的彩色滤光片、偏光片、液晶材料、驱动IC、背光源等,等离子面板配套的玻璃基板、感光电极浆料、荧光粉等,以及OLED面板配套的玻璃基板、高纯有机材料、湿化学品等。


然而在发改委的新扶持政策出台前,作为彩电企业战略转型的先锋,四川长虹集团早在2004年已经率先开始在彩电上游,乃至“上游的上游”布局的步伐,而经过近6年的努力长虹已经形成了以“虹欧”等离子屏、“长智光电”液晶面板、“华意”冰箱压缩机、“长虹东元”空调压缩机等为代表的年销售规模数百亿元的上游核心部件产业群。


更为重要的是,在等离子面板、液晶模组领域基本完成上游材料部件本地化布局的长虹,还前瞻性的开始了在OLED面板领域的布局,并且在有“第三代显示技术代表”之称的OLED领域的研发、制造都取得了突破,其中在OLED面板大屏化技术上的突破已经与日韩品牌齐步。


超前布局


作为一家身处内地的彩电巨头,长虹在其自身主业——彩电上的战略转型升级比任何一家沿海的彩电巨头都走得更加坚决,“如果做不了屏,长虹还不如不做彩电”,这是2004年7月长虹集团董事长赵勇重返长虹后甩出的第一句话。


当时虽然中国市场平板电视市场的规模只有三四百万台,但是作为替代CRT的趋势性产品,中国企业在上游的布局几乎是零,占平板电视成本70%%,全国需要进口的液晶屏、等离子屏成为国产彩电行业整体亏损的主要原因。


创维一位高管曾经感叹,一台37寸液晶电视70%%的收入给了屏厂家,而15%%要给国美、苏宁等渠道,还有15%%的制造费用,这样彩电企业不亏损才怪。


在这样的情况下,所有彩电企业都在寻求出路,创维前董事局主席王殿甫曾给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写信希望国家能像在CRT时代出资建立彩管行业一样,同样给液晶面板、等离子面板的投资给出“种子钱”,而长虹与其他3家彩电巨头也曾建立聚龙光电合资公司计划投资建设第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


然而等离子、液晶面板上游领域的投资动辄上百亿元而且技术升级更新很快,其投资存在巨大风险,再加上掌握技术的日韩和台湾企业为了维持高额利润而不愿意转让技术,这让国内企业一筹莫展。


面板被竞争对手控制的局面是很不好受的,长虹多媒体产业群董事长林茂祥曾表示,“就像被别人卡住了脖子,采购没有任何讨价的余地,而且经常面临缺货断货的风险,中国彩电以往的成本优势已经消失殆尽。”


市场调查机构Displaysearch中国区市场总监张兵表示,“本来中国的彩电企业已经在国家300亿元彩管资金的扶持下掌握了CRT电视全产业链,但是随着日韩和台湾主导的液晶、等离子等新型显示技术的出现,国产彩电要重新回到产业链最末端的组装环节。”


据悉,到2009年中国电视面板进口额已经达到近200亿美元,这几乎相当于国产彩电当年销售收入的70%%,而在上游面板利润的支撑下,外资平板也操起价格战的屠刀在中国市场大举进攻,2007年其在中国一二级市场占有率一度提高到7成,国产彩电面临着危险的局面。


在国家扶持政策迟迟不能确定,京东方、上广电等国内液晶屏行业投产即亏损的大环境下,曾经是CRT老大的长虹寻求改变现状的愿望也更强烈,既没有过分依靠政策扶持,也没有期待外资巨头会主动转让技术,长虹聪明地选择了曲线进军上游的道路。


2005年底,长虹第一次确立了计划进军PDP产业链前端高附加值的屏制造,而2006年底曲线近亿美元收购韩国第三大等离子厂商ORION则让长虹成为了国产彩电“造屏”的引导者。


虽然行业和长虹内部都对长虹这一冒险性的投资颇有说辞,项目的筹资和建设过程又经历了包括汶川大地震在内的重重困难,但是从2007年4月开始动工的虹欧等离子一期项目还是仅用了18个月就实现竣工,而等离子面板良品率的爬坡期也只用了9个月,等离子面板上游的周边配套产业招商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此外,长虹等离子面板的后发优势显示了出来,在项目建设的同时,虹欧的研发团队还紧跟行业最前沿的技术,在节能、超薄、3D、全高清等技术指标上取得了同步推进,而今年下半年有望上市的第二代“欧丽安”等离子则集中了这些优势。


长虹在等离子面板投资领域的果断态度也得到了工信部和国家发改委高度理解与支持,项目规划甚至能上升到国务院办公会层面来解决,背后推力是产业发展与市场变化的必然。


而在长虹等离子项目已经竣工一年多后,国家出台的电子信息产业调整规划才提出要以面板生产为重点,完善新型显示产业体系,而包括京东方、TCL华星光电、龙飞光电在内的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才开始立项动工。


按照其规划实现量产最快也要2012年初,而到那时长虹等离子面板的产能规划有望上升到400-600万片,而且已经量产超过3年时间进入利润的稳定回报期。


长虹内部人士表示,“虹欧一期项目的投产证明我们可以做等离子,而且目前的资金完全可以支撑二三期工程的需要,只要市场需要扩能我们一定会投资,而PDP工厂今年就要实现现金流为正,我认为现在完全没有担心的必要了。”


此外,一直以来在液晶电视的低价战略进攻下,等离子电视有被市场淘汰的风险,对此长虹相关人士表示,“虽然等离子市场规模没有液晶大,但这个市场是的确存在,两年内长虹自产的等离子屏依然只能满足自身需求的60%%。”


而进入2009年随着液晶电视市场占有率的进一步提高,在TCL、海信、康佳先后宣布各自的液晶模组建设计划后,长虹选择与台湾面板巨头友达建立了液晶模组的合资公司——长智光电,投资建设4条液晶模组生产线,形成年产能达360万片的液晶模组生产能力。


消息人士透露,长虹与合作伙伴也在寻求合资进入高世代液晶面板领域的机会,因为随着国内高世代液晶面板领域的投资热潮的到来,液晶面板原来的资金、人才和配套产业的瓶颈正在慢慢得到解决,而虹欧项目的成功也为长虹进入高世代液晶面板领域奠定了基础。


长虹集团新闻发言人刘海中告诉记者,“就当其他家电企业依然没有找到改变低利润率局面的解决方式,苦等国家政策扶持的时候,长虹已经用不到6年的时间率先完成了三坐标的布局,并且提出了将产业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从传统制造向高端制造延伸;探索向现代服务业拓展的领先战略。”


“上游的上游”


其他彩电厂商翘首以待的政策扶持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到临后才真正得到了确认,而此时全球平面显示产业的研发和制造格局已经发生了改变。


2009年4月全球金融危机最猛烈的时刻,本来行业平均利润率就已经下降到2%%的国内家电行业沉寂在销售收入大幅下降的悲观中,而国务院发布的《电子信息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的出台则让国内家电行业看到了复兴的一线曙光。


《振兴规划》特别提到了实现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软件等核心产业关键技术的突破,并推动包括视听产业在内的产业转型升级,2009年下半年开始国内的新型显示产业率先开始了高世代面板领域的突围。


然而当京东方、华星光电、龙飞光电的高世代液晶面板投资计划开始落实后,夏普的10代线已经在2009年10月投产,而索尼、三星、LG更是开始了在OLED面板领域开始布局。


更为重要的是,国产液晶面板行业除了面临巨大的技术专利纠纷风险外,其在面板上游的布局更是零,由日美巨头控制的面板上游产业依然困扰着国内的面板产业。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内已建和在建的液晶面板生产线的上游配套企业中80%%以上是国外企业,其中包括美国3M公司控制的增光片,康宁、旭硝子等3家企业控制的液晶玻璃基板,以及部分稀有气体等需要从国外巨头处购买。


张兵表示,“在液晶面板的成本中,材料成本占比高达75%%,其中玻璃基板、背光模组、偏光片、彩色滤光片又占了材料成本的80%%。”


而到目前为止国内企业在玻璃基板的布局几乎是零,虽然彩虹集团在咸阳、合肥、张家港,安彩集团在郑州都有建设液晶玻璃基板的计划,但是其主要以5代、6代为主,目前6代以上的液晶玻璃基板100%%外购。


与此同时,在京东方、上广电的5代线中,目前彩色滤光片基本上都是从和鑫、DNP采购的,偏光片则从LG化学和日东电工采购,而背光模组,特别是37寸以上的大尺寸背光模组都要从韩国、台湾的斯坦雷、盛纳路、盛帝斯等购买。


虽然目前在建的液晶面板生产线是吸引了包括日东光电、DNP等日韩巨头就近投资,但是这些投资的利润依然被日韩巨头拿走,而韩、日和台湾的面板巨头则基本上完成了对上游配套的控制。


相对而言,长虹在等离子面板上游配套产业的布局则更为完善,记者了解到,在引进等离子面板技术后,长虹与彩虹、韩国欧丽安的研发人员在引进吸收的基础上开始了对新一代等离子面板技术的开发,在轻薄、节能20%%、3D技术应用等方面都将取得突破的第二代虹欧等离子面板下半年将正式推出市场。


与此同时,长虹与绵阳市政府合作引进了等离子上游的很多配套产业,2009年以来包括生产银电极材料、荧光粉材料、氧化镁保护膜材料、滤光膜等配套产品的企业不断向长虹靠拢。


目前绵阳正以长虹新型等离子显示屏为核心,建设中国等离子产业集群,实现原材料、元器件和工艺设备的国产化和基础技术研究的本土化。“除了等离子玻璃基板需要外购外,目前虹欧等离子上游材料的自供率已经超过60%%。”虹欧内部人士表示。


除了在等离子和上游配套产业布局外,长虹2008年还出资近亿元参股了彩虹集团在咸阳的第5代液晶玻璃基板项目,在液晶面板上游也迈出了一步。


虽然长虹在等离子和液晶等现在的主要显示技术中完成了布局,但是从长远来看这些技术很可能被OLED、激光、LCOS等更新的显示技术取代,因为长虹也开始了前瞻性技术领域布局,比如说投资7.5亿元在成都建设虹视OLED项目已经接近量产并且在大屏幕技术领域取得了突破,同时建立国家级OLED工程实验室,成为国内AM-OLED器件、材料、设备等关键技术研究的实验验证平台。


显然长虹这些布局与发改委最新的扶持政策是完全相符的, 5月17日发改委出台的文件还瞄准了AM-0LED技术,其通知提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重点突破AMOLED等新一代显示技术核心关键技术,逐步形成产业化能力。主要包括AMOLED的基板技术、真空镀膜技术、薄膜封装技术等。


在布局上游推进彩电主业转型升级的同时,长虹在空调压缩机、冰箱压缩机等领域同样取得了突破,作为风道技术独占者的长虹空调虽然其规模在国内空调行业难以进入第一阵营,但是其却与格力、美的一道成为空调压缩机的生产厂家,其与台湾东元共同投资4亿人民币的一期空调压缩机项目,工厂年产能超过200万台且已经实现量产。


与此同时,长虹2008年收购的冰箱压缩机厂家华意压缩以1500万台的产量成为国内冰箱压缩机的龙头企业,而且还在2009年实现了母公司的首次盈利,总之在长虹的三大支柱产业群(消费电子、核心部件、军工电子)的布局中,核心部件2010年的产业规模有望超过100亿元。


基础技术突破


如果说掌握上游核心部件是彩电行业进入产业链上游的捷径,那么在集成电路、软件平台、工程技术等领域的布局则更为重要,而长虹在基础共性技术领域已经做到了行业领先.


刘海中表示,“表面上看来国产彩电与三星、索尼等差别不大,但是三星、索尼背后却拥有着强大的技术研发支持,比如说三星在半导体闪存,索尼在蓝光、3D技术领域的超前布局,都是国内企业需要弥补的短板。”


在电子信息振兴规划中提到,要推进视听产业数字化转型。支持彩电企业与芯片设计、显示模组企业的纵向整合,促进整机企业的强强联合。


然而长虹却在与其他集成电路、软件合作的同时,其自身的泛虹系企业也加入到基础技术的研发中来,这背后也有长虹集团的研发资金支持。


2009年,上市公司四川长虹(SH,600839)公布的年报显示,总收入314亿,净利润11580万元,折合每股仅6分钱。但是,这一年,母公司长虹集团在研发上的投入高达30亿元,其实在赵勇回归长虹之后,在其“三坐标”战略体系中,基础技术研发的地位被拔高到一个空前高度。


据悉,长虹内部提到的四大基础共性技术能力,包括集成电路设计、嵌入式软件设计、工业设计和工程技术,而这些技术能力是国内彩电企业普遍比较缺乏的,而长虹经过多年努力已经取得了很大突破。


在目前阶段,我国第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SoC芯片(阿波罗一号)是长虹集成电路设计方面的代表作,而针对于数字交互电视和网络电视的“轩辕”平台,将是长虹在嵌入式软件方面的代表作。


工程技术方面,长虹工程技术中心在新工艺、新材料和绿色先进制造三方面取得多项研发成果,如自主开发出高光及仿高光材料、滤光膜等涉及PDP、LCD及OLED的关键材料,均已达行业领先水平。


目前,在长虹自主创新体系中,最为耀眼的亮点,便是参与国家“核高基”项目计划,长虹有嵌入式软件平台、PDP驱动芯片、数字电视SoC芯片三大项目被列入。


而在电子信息规划中还提到,要加快4C(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内容)融合,促进数字家庭产品和新型消费电子产品大发展,同时加快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过渡,推动全国有线、地面、卫星互为补充的数字化广播电视网络建设,显然数字电视已经提上了显要位置。


2009年9月25日,在长虹彩电“龙腾”战役启动誓师大会上,赵勇曾这样说:“我们已经经历并挺过“5.12”大地震,正在经历全球金融危机的‘8级大地震’。未来两年,长虹还将经历一场技术革命的‘地震’,这就是电视和互联网的联接带来的巨大冲击。这场‘地震’,如果我们不做好充分准备,可能会要长虹的命。”


为了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上继续保持领先,长虹已经提前在数字电视、网络电视领域完成了技术布局,其中在数字电视领域长虹形成数字电视端到端系统集成能力,形成完整的数字电视系统解决方案,在有线、卫星、地面波以及基于IP传输的数字电视具备全面的系统技术优势。


此外,依托数字技术积累,长虹基于互联网的数字电视技术应用走到行业前列。通过整合网络娱乐、3D显像、数字家庭、移动电视等应用,长虹成功构建“终端产品+内容平台+网络运营+商业模式”的数字电视产业链运营模式,让消费者从“看电视”向“用电视”转变。


在完成3C布局的同时,长虹还在在消费电子商业模式上进行了延伸,与四川广电、中国电信等运营商都有着密切的合作,还与微软、IBM、GE、盛大网络都有着战略合作关系,显然在三网融合这一大背景下长虹具备了领先行业对手的商业模式优势。


按照长虹有关负责人的说法,“经过几年的研发,长虹在数字电视、网络电视的技术能力上已经领先行业对手,这为长虹彩电反超对手提供了条件。”


2010年初,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推进“三网合一”的相关政策与指导意见,按照计划三网融合的试点有望在今年6月开始,而到2015年将初步完成三网融合,而2004年赵勇在提出“三坐标”时就提前预知了三网融合时代的到来。


在长虹管理层看来,无论对于今天的IT公司、通讯或电子类公司,还是家电公司,一旦错过三网合一时代,失去的将不仅仅是发展机会,而是可能直接面对能否继续生存的困境,在国内彩电行业大多仍在应用技术和简单组装领域徘徊时,长虹已经在网络电视、数字电视等的基础技术领域有了突破。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4、如本站的文章或图片存在版权,请拨打电话010-88558835进行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相关链接

视频

专题

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出席,栗战书主持大会。初春的北京,处处生机盎然。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大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

2021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

12月28-29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总结2020年工业和信息化工作,分析形势,部署2021年重点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肖亚庆作工作报告。

2020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

3月22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了《2020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家电市场零售额规模达到8333亿元,在疫情冲击之下显示出较强的韧性;电商渠道对家电零售的贡献率首次超过50%,网络零售对家电消费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提升;高端产品、生活家电大幅增长,有效促进了消费升级和产业转型。

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

会议

2020世界显示产业大会

11月2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0世界显示产业大会在合肥市举行。在开幕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韩国驻华大使张夏成发表视频致辞。安徽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国英,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2020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

11月2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0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在广州市召开。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出席开幕式,省长马兴瑞出席并致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局长聂辰席、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副台长蒋希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2020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

10月19日—2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江西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0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在南昌举行。在10月19日的开幕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发来书面致辞。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吴晓军,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江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先后致辞。开幕式由江西省委副书记、省长易炼红主持。

世界显示产业大会

本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