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 中国电子报社主办
收藏本站 投稿

信息通信

明确6G天地一体技术路径 中国移动呼吁加强跨领域深度合作

近年来,全球天地一体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入全新快速发展阶段,我国也在积极推进卫星互联网建设,加快5G地面移动通信与卫星通信的融合,促进国内天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各国卫星和地面移动通信巨头在政策及市场需求推动下亦开始实质性合作,加速手机直连卫星技术的成熟和商用。

在日前举办的中关村论坛“全球B5G/6G创新论坛”上,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宇红对中国移动在6G天地一体方向上的目标、路径和最新进展做了系统介绍,并呼吁在天地一体这一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加强跨领域、跨环节各方深度协同和开放创新,并认为,这是天地一体整体获得成功的关键。

6G天地一体_副本.jpg

手机直连、星地融合受到全球高度关注

自2022年9月,华为首发“捅破天”的、可以和卫星直连的MATE50之后,苹果、三星、OPPO、vivo、小米等也纷纷推出了自己可以实现直连卫星的手机。尽管大家连的星有所不同,但手机可以与卫星直接连接的技术,毫无疑问成为当前全球通信技术发展的热点。

黄宇红表示,网络天地一体作为6G的核心基础技术之一,目标应该是支持终端融合一体、连接全球无缝的信息服务能力。为了最大化产业规模、最高效网络组织,要求天地一体支持架构、空口、频率、多轨四大融合关键技术,构建泛在通信、立体感知、导航定位、算力协同四大核心业务能力,最终实现卫星和地面网络在技术、标准、产业和应用的全方位融合,为大众客户和千行百业提供统一终端、一体服务。

黄宇红表示,中国移动高度重视5G NTN和6G天地一体的技术发展,“在产业推进方面:2022年8月发布全球首个运营商5G IoT NTN终端直连卫星外场验证,2023年5月完成国内首款5G NTN手机终端直连卫星实验室验证,支持双向语音对讲和文字消息,引领产业加速成熟。”

天地一体技术的标准化工作也正在展开。目前,中国移动依托3GPP、ITU、CCSA开展天地一体技术和标准体系研究,牵头构建了ITU全球首个“固定、移动、卫星融合”标准,牵头在CCSA通过业界首个NTN卫星接入网设备技术要求等9个天地一体领域立项,共提交了250余篇提案。

“天地一体是复杂系统工程,产学研用需跨领域深度协同,共同攻关‘硬骨头’。”黄宇红说,目前中国移动在加强与清华、星网等高校、企业的合作,也在建设协同创新基地,打造中低轨协同技术创新实验平台和天地一体化实验室,为构建一个开放健壮的生态打基础。

明确6G天地一体技术路径

既然天地一体是复杂系统工程,需要跨领域协同,就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技术路径作为指引。黄宇红表示,6G天地一体技术路径将是稳定推进四大融合,由浅入深分阶段实现,最终一体融合。四大融合是指架构融合、空口融合、频率融合和多轨融合,黄宇红介绍了相关进展。

在架构融合方面,攻关动态协同和分布式处理技术,打造高效、无缝的一体化网络架构。星地网络异构且差异大、卫星网络拓扑高速动态变化、单星能力受限,需要设计一体化网络架构实现星地覆盖、资源、调度等高效协同,最大化网络效率和降低网络成本,同时保障用户无缝的星地切换能力和业务连续性体验。

中国移动正在攻关的两个重要技术:一是星地智能动态协作的高效新型无线组网架构。基于星地智能动态协作网元,实现星地动态感知、快速交互、统筹调度、协同控制,在降低协同复杂度的同时保障服务质量。二是集中和分布协同的自治网络架构。实现核心网分布式部署,解决单星能力受限问题;基于位置的IPv6编址寻址机制保持动态连接下地址的稳定性。

在空口融合方面,攻关卫星载荷受限难题,统一设计既兼顾星地差异又最小化卫星复杂度的空口技术。为使卫星能够最大化共享地面大规模产业基础,天地一体应使卫星空口与地面网络共用技术体系和框架,兼顾星地和地面传输的差异性,形成统一空口协议。针对星地信道环境差异大、网络拓扑高速动态变化、卫星平台能力受限、手机一体化设计等空口设计难题,6G需在天线、波形、双工、多址接入、星地传输、移动性管理、快速接入及资源管理等物理层和高层技术上持续攻关。

中国移动提出的基于地面控制的卫星波束管理全新技术路径,以及相关的星地交互动态关系构建、端星地三方精准波束控制同步等核心技术,该路径将能够促进地面网络深度参与卫星资源的管理调度来提高星地协同覆盖效果,提高透明转发架构的性能,从而减少星上基站的数量,降低星座成本。

在频率融合方面,攻关干扰难题,提升天地一体频谱使用效率。现阶段低频段资源紧张、卫星频谱资源利用率相对不高,星地频率融合有利于提升卫星和地面网络的联合频谱利用率,增加卫星的容量和更好支持手机直连卫星应用。频率融合技术的关键是解决星地频率干扰问题,涉及频谱感知、干扰规避和抑制以及频谱资源分配等多项技术。中国移动基于空、时、频多域展开动态电子围栏、面向跳波束的动态频率干扰规避等创新方案研究,并希望业界能够共同攻克技术难题。

在多轨融合方面,攻关分层协作难题,实现多轨一体提升全局性能和建设效率。着眼未来,考虑打破传统低、中、高轨卫星网络独立发展的模式,推动实现多轨异构混合星座组网,有效利用高轨和中轨星座在网络拓扑简单稳定、覆盖能力强等特点,降低组网、星间链路复杂度和测控难题,进一步提升天地一体网络的全局系统性能和降低星座建设成本。

黄宇红表示,基于技术难度,星地融合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由浅入深推进:从5G开始为第一阶段;经5G-A演进阶段,实现从空口初步融合到架构、频率初步融合;在6G阶段实现空口、架构、频率、多轨一体融合。

责任编辑:刘晶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4、如本站的文章或图片存在版权,请拨打电话010-88558835进行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相关链接

视频

专题

2022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

3月29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又称赛迪研究院)发布了《2022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家电市场零售总额为8352亿元,同比下降5.2%,但线上渠道和下沉市场家电零售额增长明显,稳住了市场总盘,体现了我国家电市场的韧性。

聚焦2023年全国两会

北京3月5日电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近3000名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盛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

2023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

1月11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总结2022年工作,部署2023年重点任务。

第5届中国—东盟信息港论坛

2022年9月16日,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国—东盟信息港论坛将在广西南宁开幕。该论坛主要围绕数字经济发展和智能互联、数据互通、合作互利等开展交流研讨、建言献策,进一步推进互联网经贸服务、人文交流和技术合作。

2022“三品”全国行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要求,加快推进数字化助力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实施,进一步提振消费信心、挖掘消费潜力,巩固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期组织开展2022“三品”全国行活动。中国电子报特开辟2022“三品”全国行专栏,报道活动进展、专家观点、政策解读,敬请关注。

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

会议

2023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大会

5月8日-1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大会在广州召开。5月9日,广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郭永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副台长胡劲军,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副局长朱咏雷,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赵志国,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伟中出席开幕式并先后致辞。

2022世界显示产业大会

11月30日,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的2022世界显示产业大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郑建邦以视频方式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四川省委书记王晓晖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大会开幕。

2022世界集成电路大会

11月17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2世界集成电路大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安徽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郑栅洁出席会议。安徽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清宪,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江平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2022世界VR产业大会

11月12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2世界VR产业大会在江西南昌召开。国务委员王勇出席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江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易炼红,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江平,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李红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2022CITE第十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开幕峰会

8月16日,第十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CITE 2022)在深圳举办。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华,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曲晓杰,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史惠康出席开幕式并先后致辞。

2021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

10月19日—2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1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在南昌举办。国务委员王勇出席大会开幕式并发表讲话,江西省委书记易炼红,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李红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世界显示产业大会

本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