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 中国电子报社主办
联系合作 投稿

智能终端

珠三角FPD产业迅速崛起后发优势渐显


广东平板显示产业促进会

珠三角是我国FPD产业发展较早、产业规模较大的地区之一,在我国平板显示产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在终端应用市场,无论是大尺寸的平板电视、液晶显示器,中等尺寸的车载显示器、移动DVD,还是小尺寸的手机、MP3等应用产品的生产均十分发达。


珠江三角洲(包括周边地区)是我国FPD(平板显示)产业发展较早、产业规模较大的地区之一,在我国平板显示产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经过近20年的发展,在多种形式的平板显示器件中,珠三角地区在 TN/STN-LCD(包括CSTN-LCD)方面占据优势地位。在终端应用市场方面,珠三角的生产均十分发达。


TN/STN-LCD:一枝独秀


20世纪80年代中期,深圳天马、深辉等先后引进TN-LCD生产线。1984年第一条TN-LCD生产线在深圳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投产,这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涉足LCD产业的开端。

从1989年开始,深圳天马、惠州康惠、汕尾信利、深圳深辉等公司,先后引进更大的玻璃基板面积的生产设备,使得珠三角地区TN-LCD的生产更具规模,在全球TN-LCD市场的竞争力逐渐提高。

在1992年至1996年期间,汕头超声、汕尾信利等公司,分别引进国外生产设备,投入STN型液晶面板生产,珠三角地区LCD产业的产品等级,正式从 TN-LCD进步到STN-LCD。随着CSTN市场应用的起步,2001年至2003年,广州精工、深圳天马、东莞三星SDI、肇庆显邦等的CSTN-LCD生产线相继建成投产。

在目前飞速发展的手持设备和车载设备上,STN(CSTN)仍是主流,虽然反应速度比TFT慢,但在小尺寸产品上表现差异不大。与TFT相比,STN(CSTN)具备量身定做以及供货迅速的优点。以开模成本计算,TFT的成本约在100万美元和9个月的时间,而CSTN则只需10万美元和不到3个月的时间,像Palm及Handspring这样的厂商都曾舍弃原本采用TFT面板的策略。因此,目前珠三角的STN生产企业仍旧保持良好的销售势头。

我国的TN/STN-LCD生产线地域分布也十分集中,多达66%%的生产线集中在珠三角。就其中市场潜力较大的彩色STN-LCD生产厂家而言,珠三角拥有11家。就TN/STN-LCD产能规模而言,珠三角占70%%左右。可以说,珠三角的TN/STN产业支撑起了中国作为世界TN/STN-LCD最大生产基地的地位。


TFT-LCD:奋起直追


1996年之后,TFT-LCD取代TN/STN成为液晶显示市场的主流。在产业链完整度方面,长江三角洲相对来说最完整,其次是南部的珠江三角洲。

虽然珠三角地区下游企业优势明显,但如果TFT面板极度短缺,碰到价格上涨的情况时,对不掌握TFT生产的下游企业来讲,其被动命运是显而易见的。

2007年7月,我国第一条自主知识产权的TFT生产线——— 广东信利2.5代TFT生产线建成投产;10月,投资4.8亿美元的广东南海奇美TFT模组生产投入运行;12月,广州乐金TFT模组生产线也开始投入生产;TCL增发近17亿元建设液晶模组生产线,预计2009年下半年建成投产。这一系列项目,都为珠三角的TFT-LCD产业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从区域产业结构和未来战略部署来看,当地政府的关注与支持对企业与产业的发展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例如惠州当地政府就因大力支持TCL总体规划和构想,给了TCL集团3亿元贷款贴息,期限5年,项目在投产3年内,除享受高新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外,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全部返还。

而佛山市在对奇美的支持上,也承诺了2008年在液晶产业方面将会有至少5亿元的新增投资。LG-飞利浦位于广州开发区的液晶模组厂对广东省来说,被视为是继南海奇美之后的又一重大液晶模组项目。

深圳对整个FPD产业早在2007年时就已经初步拟定了优惠政策,分三档:第一档针对前工序项目,第二档针对设备制造、超薄玻璃、CF、模组等项目,第三档针对平板设备项目、偏光片、背光源、光刻胶等项目,均在贷款贴息、水电补贴、用地等方面给予了优惠。

广东省在FPD产业方面曾定下了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就是到2010年产值3000亿元,产业规模位居全国第一,下一代平板显示技术在5年-10年内领跑全国。


上游配套:围绕TN/STN-LCD布局


珠三角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TN/STN-LCD产业链,上中下游产品基本实现本土化。例如,在TN/STN面板和模块制造生产线设备方面,我国厂商已经有能力自主设计和组装,上游原材料除了液晶材料之外,其他关键原材料如ITO玻璃、背光模组、偏光片、彩色滤光片、驱动IC等,珠三角企业也都有能力生产。

在配套设备方面,经过多年来各方努力,我国已能生产部分LCD制造设备,从最初的玻璃切割机、偏光片切割机、灌晶机等单台设备,发展到可以生产成套的TN用清洗等前段设备和对摩擦线、板线等要求更高的设备。

ITO玻璃方面,珠三角地区已能完全实现本地配套,我国第一条用于LCD的ITO玻璃生产线是深圳南亚在1987年建成的。深圳南玻的ITO溅射镀膜设备、深圳豪威开发的TFT薄膜沉积设备、中导半导体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大型液晶显示屏检测设备等,不仅可以为ITO玻璃的生产进行本地化配套,也在出口供应日本的一些LCD企业。

偏光片方面,目前珠三角投入的厂商主要有深圳深纺乐凯,批量供应TN用偏光片和部分STN用偏光片。

TFT掩膜板方面,2007年11月深圳清溢的5代TFT用掩膜生产线的投产代表着我国洁净室设计和建造的最高水平。清溢公司目前在掩膜产品的产量和规模上居于国内领先水平。

彩色LCD用的关键材料彩色滤光片方面,深圳莱宝和深圳南玻已开始批量生产,深圳比亚迪引入一条线用于自己配套。

TFT-LCD产业上游方面,信利每年的增长幅度都在40%%左右,其2.5代TFT-LCD生产线生产的显示屏在手机市场占有很高的市场份额,而且信利第二条TFT-LCD生产线也将在今年下半年上马。正在建设的还有投资约15亿美元的深超光电第5代TFT-LCD面板生产线。该线是国内第四条、广东省第一条5代TFT-LCD生产线,规划最大玻璃基板加工能力6万张/月,年产液晶显示面板(19英寸)800万块,投产后可实现10亿美元的年产值,并将填补华南地区没有中等尺寸面板生产线的空白。


产业整合:由下至上渗透


近日,康佳、TCL、海信等企业纷纷公布2008年第一季度财报。报告显示:除厦华亏损以外,海信、康佳、TCL等企业均实现赢利,而且业绩增长明显。专家指出,业绩增长主要因为电视机的价格相对稳定。此外,国内企业陆续建立模组生产线,提高了赢利空间。

例如,2007年9月,海信第一条年产50万片液晶电视模组的生产线在青岛建成投产,同月,海信投资3000万元设在佛山顺德的华南平板生产基地落成,可年产平板电视100万台。该基地与佛山南海的奇美液晶模组项目相邻,显示出两者的“亲密”关系。

奇美是全球第四大液晶面板供应商,2006年它布局南海,次年10月,南海奇美正式投产,今年其产能将达到1000万片液晶模组,目前二期已开工,2009年年底可月产200万片。南海奇美在选择整机配套厂时,TCL与海信的呼声都很高,但后来海信把配套厂率先放在顺德,TCL与奇美便“擦肩而过”。

2007年10月10日,韩国三星电子LCD业务总裁李湘浣等一行访问TCL,双方就液晶面板供应等合作事宜进行了协商。今年3月,TCL正式发布公告宣称其液晶模组项目的选址从佛山南海改为惠州。

此时,惠州刚好出台优惠政策,希望TCL回来投资。在液晶产业链的合纵连横中,TCL、三星和惠州地方政府走到了一起。

4月7日,创维投资参股LGD广州液晶模组工厂,成立联合研发公司,联手打造液晶模组与液晶电视整机一体化合作模式。2008年4月9日,LGD广州工厂正式投产,年内还将建3条生产线,预计今年年底月总产量可达150万片以上,其二期工程今年年中开建,并于2009年年初量产。到2010年年末,产能将达到4000万片/年。为了释放巨大的产能,LGD广州工厂自2006年8月奠基后便开始寻找合作伙伴,创维最早做出反应,2008年1月双方正式签约。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上游面板企业同样需要与产能相适应的订单推动规模的扩大。因此,有专家认为,LGD和三星具有较大的优势,LGD广州工厂的总产能规划是南海奇美的1倍,目前已吸引包括6家协作厂在内的配套厂,以及创维、瑞仪光电等企业在内的产业链,一个上中下游配套齐全的平板显示产业研发制造基地即将形成。


部分参展企业介绍


奇美


南海奇美电子有限公司是专业生产TFT-LCD后段模块(LCM)的生产厂。奇美电子2006年在南海科技工业园内兴建LCM厂一座,现已量产,其产品线主要以LCD-TV(高清数字电视)为主,产品尺寸26英寸~65英寸,2008年预计生产TV模组1000万台以上。


LGDisplay


乐金飞利浦液晶显示(广州)有限公司是韩国LGDisplay(原LGPhilipsLCD,缩写为LPL;现改名LGDisplay,缩写为LGD)株式会社独资兴建的一家生产TFT-LCD的公司。LPL在韩国拥有7家Panel工厂,2家模组工厂,每年的产量占市场全部产量的1/5以上,名列行业首位。


毅昌


毅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为彩电和汽车企业提供先进的机壳设计与制造服务的企业。经过十年的高速发展,毅昌科技迅速成长为注册资本达3.38亿元、总资产逾7.5亿元的中国最大的彩电外形设计制造公司之一。从创立至今,毅昌科技销售收入每年保持着平均80%%的增长速度。

名词注解:


LCD:液晶显示器

TN:扭曲向列型

STN:超扭曲向列型

CSTN:彩色超扭曲向列型

TFT:薄膜场效应晶体管

ITO:纳米铟锡金属氧化物

CF:彩色滤光片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4、如本站的文章或图片存在版权,请拨打电话010-88558835进行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相关链接

视频

专题

2023中国电子报编辑选择奖

12月26日,“2023中国电子报编辑选择奖”获奖名单正式出炉。本次评选采用企业自荐和编辑推荐两种方式,综合考量影响力、创新性、成长性等多个维度,围绕企业、技术、产品、解决方案等赛道评出20个奖项。

2024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

12月21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要求,总结2023年工作,部署2024年任务。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工信系统在行动

当前,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正进一步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将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具体举措和实际行动。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电子报推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工信系统在行动”专栏,通过调研采访报道各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举措、典型案例,反映各地实干担当、求真务实的精神风貌。敬请关注。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全国工信系统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多措并举扎实推进主题教育高质量开局、高标准起步。

聚焦2023年全国两会

北京3月5日电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近3000名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盛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

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

会议

2023全球数字贸易创新大赛

11月22—23日,2023全球数字贸易创新大赛总决赛在杭州举行。大赛是第二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重要活动之一,今年为首次举办。大赛设置人工智能元宇宙和区块链Web3.0两个赛道,吸引了近200家优秀企业及项目团队参与,其中,100余家入围半决赛,24家进入总决赛。

2023世界VR产业大会

10月19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世界VR产业大会在江西南昌开幕。江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尹弘,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李红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江西省委副书记、省政府省长叶建春主持。

2023世界显示产业大会

9月7日-8日,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的2023世界显示产业大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云明,重庆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江敦涛,德国联邦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协会主席米夏埃尔·舒曼出席开幕式并先后致辞。

2023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大会

5月8日-1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大会在广州召开。5月9日,广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郭永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副台长胡劲军,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副局长朱咏雷,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赵志国,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伟中出席开幕式并先后致辞。

2022世界集成电路大会

11月17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2世界集成电路大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安徽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郑栅洁出席会议。安徽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清宪,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江平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世界显示产业大会

本周排行